最近总听身边朋友抱怨"吃多了不消化""肚子胀得像个气球",明明没吃多少却总觉得肠胃在抗议,这种时候我总会翻出抽屉里的保和丸中药配方颗粒,冲一包喝下去,不出半小时就感觉肠胃在欢快地唱歌,这味传承八百年的老中成药,如今换成便携颗粒装,居然成了我这种现代"久坐族"的救命仙丹。
说起保和丸的来历可真不简单,它可是明代医家朱震亨记载在《丹溪心法》里的王牌方子,当年老祖宗们对付食积的办法,现在被我们装进小小铝箔袋里,出门揣几包比带零食还方便,那些红棕色的颗粒倒进杯子里,热水一冲顿时飘出酸酸甜甜的药香,喝起来竟有种喝养生茶的错觉。
别看这一小包不起眼,里面的药材个个都是实力派,头号选手山楂就像肠胃清洁工,专门分解油腻肉食;神曲发酵过的活性物质,对付米面淀粉绝不手软;陈皮和半夏组成的CP,一个理气一个化痰,把闷在胸口的那股浊气悄悄带走;茯苓悄悄把多余湿气运走,连翘这个消炎药悄悄把上火苗头掐灭,最妙的是甘草调和诸药,让这些"暴脾气"的药材乖乖合作。
现在市面上的保和丸大多还是大蜜丸,咬一口满嘴药渣子,年轻人根本懒得嚼,改成配方颗粒简直是救命创新,出差带上几包比U盘还轻,加班泡一杯瞬间抚慰暴动的肠胃,上个月同事聚餐胡吃海塞后,我随手递过去两包颗粒,看着他皱眉灌下去的表情差点笑场,结果二十分钟后人就活蹦乱跳继续撸串了。
要说这颗粒装的讲究可多了,每小包装都精准计量,不用再掰丸药猜剂量,开水一冲立马化开,不像传统丸药总担心有没有化完全,最关键的是吸收快,以前吃大蜜丸要半天才见效,现在颗粒剂半小时就能感觉到肠胃在欢快打节拍,有次陪老妈去看中医,老大夫都说现在的年轻人肠胃弱,这种改良剂型反而更适合快节奏生活。
不过再神的药也不能当饭吃,我见过有人把它当减肥茶天天喝,结果面如菜色——人家保和丸是消积食的,不是刮油神器,最适合的场景应该是火锅烧烤后、月饼粽子吃撑时、春节亲戚家连吃三顿大餐后,有次邻居家孩子积食发烧,就是用保和丸颗粒配合物理降温,一夜退烧的效果惊呆宝妈群。
现在药店货架上的保和丸颗粒种类多到挑花眼,认准国药准字才是王道,有些保健类消食片虽然名字像亲戚,但药效差远了,真正生病时还得靠正儿八经的药品级配方颗粒,这点钱真不能省,倒是可以变着花样喝,加蜂蜜调甜味,放姜片驱寒气,配陈皮增风味,反正药食同源的底子随便折腾。
说到底,这包小小的保和丸颗粒承载着中国人的智慧结晶,从古代药铺的丸散膏丹,到现代无菌车间生产的颗粒剂,变的只是形态,不变的是那份对脾胃的温柔呵护,下次当你摸着圆滚滚的肚皮发愁时,不妨试试这杯带着阳光味道的中药茶,说不定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