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整理药柜时翻出块暗红色的药材,表面布满细密纹理,凑近闻还有股淡淡的菌香,这就是在云南老家被称作"血参"的竹黄,老一辈常说它是跌打损伤的救命药,别看它长得不起眼,可浑身都是宝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这个被《本草纲目》记载的养生奇物。
竹黄到底是何方神圣? 竹黄其实是肉座台科真菌竹黄的子座,多寄生在箭竹上,每年端午节前后,经验丰富的采药人会深入竹林,寻找那些表面泛着油光、断面橙红的优质竹黄,新鲜的竹黄像琥珀般晶莹,晾晒后会变成暗红色,摸起来温润不燥,放在手里还带着山林特有的气息。
老中医私藏的5大妙用
-
散瘀止痛"急救包" 上个月邻居张阿姨下楼梯崴脚,脚踝肿得像个馒头,我赶紧给她冲了杯竹黄酒(竹黄20克泡500ml白酒),配合热敷,三天就消了大半,这得益于竹黄含有的竹黄多糖,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,化解淤血,老辈人进山前都会揣几片竹黄,遇上磕碰伤直接嚼碎敷伤口。
-
呼吸系统的"清道夫" 每到秋冬雾霾天,我爸总爱泡竹黄蜂蜜水,竹黄10克捣碎加300ml开水,焖泡后调入蜂蜜,每天喝两次,这个偏方对慢性咽炎特别管用,还能缓解花粉过敏引起的鼻塞,记得要选表面无霉斑的优质竹黄,不然反而伤肺。
-
关节养护"润滑剂" 我妈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时,我会用竹黄配艾叶煮水泡手脚,具体方法是竹黄15克+艾叶20克+生姜5片,煮沸后小火再熬10分钟,热气熏蒸时毛孔张开,药物离子直抵病灶,连续用一周关节酸痛明显减轻。
-
免疫力的"充电宝" 去年流感高发期,办公室同事轮流中招,我每天用竹黄5克煮水当茶饮,三个月下来一次没感冒,现代研究发现,竹黄富含的麦角甾醇能激活免疫细胞,特别适合经常熬夜、体质虚弱的人群。
-
女性的"暖宫卫士" 闺蜜痛经严重那会儿,老中医给她开了竹黄当归汤,竹黄10克搭配当归头15克,隔水炖40分钟,月经前一周开始喝,这个方子不仅能缓解经期腹痛,对宫寒导致的白带异常也有调理作用,但孕妇绝对不能碰。
这些使用禁忌要牢记 虽然竹黄是药食同源的好物,但有几个雷区千万别踩:①阴虚火旺的人服用会加重口干舌燥;②不能和葱、蒜、羊肉同食,否则效力全无;③每天用量控制在10-15克,过量可能导致头晕,建议早上空腹吃效果最佳,但肠胃敏感者最好饭后服用。
辨别真假有诀窍 市场上染色骨碎补冒充竹黄的情况不少,记住这三个鉴别点:①真品断面有朱砂样斑点;②遇水浸泡会渗出金黄色汁液;③咀嚼时先苦后回甘,某次我在景区买的"特级竹黄",泡水后居然掉色,后来才知道是用色素处理过的假货。
现代研究新发现 最新《中草药》期刊指出,竹黄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抑制率达85%,这可是导致胃炎的元凶,还有个意外收获——竹黄中的多糖体外用能淡化痘印,闺蜜坚持涂了两个月,脸上陈年痘疤确实淡了不少。
现在正是进补好时节,建议大家到正规药店选购,整块的竹黄适合泡酒,磨成粉可以直接吞服,不过最推荐的还是煮粥,小米粥快熟时撒入5克竹黄粉,搅拌均匀闷5分钟,连吃两周你会发现气色明显变好,任何药材都要对症使用,有疑问最好还是咨询中医师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宝贝,用对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