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中药里串地龙是什么?有没有图片参考?"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药材,其实啊,这名字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暗器,实际上是个正儿八经的中药材,不过很多人第一次听到都会把它和"穿山龙"搞混,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!
【第一眼看到长这样】
先给大家解惑最关心的图片问题,串地龙不是真的"龙",而是长在土里的块根,它表面坑坑洼洼像老树根,掰开后断面是淡黄色的,仔细看还有一圈圈年轮似的纹路,老药工说这是鉴别好坏的关键——年轮越密说明生长年限越久,药效就越足,不过现在市面上有些不良商家会用其他植物的根冒充,大家要买的话记得认准带"珍珠疙瘩"(表面凸起的小点)的特征。
【别叫错!它和穿山龙不是亲戚】
说到串地龙,九成的人会联想到穿山龙,虽然名字像双胞胎,但完全是两码事!穿山龙是薯蓣科的,藤本植物,就像地里爬的绿色蟒蛇;而串地龙是葡萄科的,属于草质藤本,茎干比筷子粗不了多少,最明显的区别是叶子——穿山龙的叶子像手掌裂开,而串地龙的叶子是心形带绒毛的,下次去中药店千万别再说混了,老师傅会笑话的。
【地里挖出来的"风湿克星"】
这味药最拿手的是对付风湿骨痛,老家有个做石匠的叔公,每逢阴雨天膝盖就疼得不行,后来用串地龙泡酒擦关节,据说效果比膏药还好,中医说它能"祛风除湿、活血通络",就像给关节做深度按摩,不过要提醒一句,这药性偏温,热性体质的人吃了容易上火,得搭着金银花之类的凉性药材才稳妥。
【这些病症适合用它】
除了风湿,它还是个多面手:
- 跌打损伤:捣烂外敷能消肿止痛
- 腰腿疼痛:配伍杜仲、牛膝煎汤
- 皮肤瘙痒:煮水擦洗有止痒效果
- 慢性胃炎:晒干研末装胶囊服用 不过具体怎么用千万问清楚大夫,别自己瞎折腾,就像我们村王大爷当年把剂量搞错,结果喝得嗓子哑了半个月。
【自己采药?小心中毒!】
有些朋友看《本草纲目》觉得野生药材更地道,非要自己去挖,这里必须敲警钟:串地龙含有少量毒性成分,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呕吐腹泻,而且它长得和断肠草有点像,特别是刚冒芽的时候,千万别乱采!现在正规药店都有经过炮制的饮片,价格也不贵,真没必要冒险。
【厨房里的养生妙用】
分享几个简单的食疗方:
- 串地龙炖鸡:半只土鸡加20克药材,炖2小时,特别适合冬天吃
- 泡药酒:50度白酒加药材密封30天,每天喝1小盅
- 外敷布袋:把晒干的药材装布袋微波炉加热,用来热敷肩颈 不过孕妇和哺乳期女性要忌口,小孩也得减量,去年邻居家熊孩子偷喝药酒,醉得满脸酡红,可把大人吓坏了。
【辨别真假有窍门】
市场上常见的假货有三种:
- 土豆造假:切出类似年轮的纹路
- 木薯冒充:断面发白没有香气
- 混合杂质:掺面粉增重 记住正宗的串地龙有股特殊的"泥土香",嚼起来微苦带涩,假的要么没味道要么辣舌头,买的时候可以掐一小块尝滋味(注意别吞下去)。
【储存讲究多】
这药材金贵得很,保存不好容易生虫,老辈人的方法是在瓦罐里铺层石灰,再把串地龙用纸包好放进去,盖紧盖子,现在用密封袋也行,但要记得放几粒花椒防虫,要是发现药材发粘有霉斑,赶紧扔了吧,变质的吃了反而伤身。
说到底,串地龙就像中药界的"扫地僧",看着不起眼却身怀绝技,不过再好的药也得对症下药,建议大家还是先去正规医院辨证,别自己当试验田,要是在山里遇见,拍张照就好,让它继续在土里造福更多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