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样叫诃子的药材,有的卖20块一斤,有的却要80块,仔细一问才知道,便宜货里掺杂着大量杂质,这让想起三十年前刚入行时,老师傅教我们"看诃子先看眼"的口诀,今儿咱就掰扯掰扯这中药诃子里的门道,教大家怎么避开那些坑人的"注水货"。
诃子是个什么宝贝? 要说这诃子啊,可是从唐代就开始用的老牌中药,记得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:"诃子苦涩,能消宿食,治久咳。"北方人管它叫"藏青果",南方多叫"诃黎勒",正宗的诃子应该是表面棕褐色带细纹,像裹着层霜糖的橄榄球,前年我去云南考察,当地药农说好的诃子要在霜降后采收,这时候果子饱满,有效成分含量最高。
这些"坑货"千万别买! 现在市场上的猫腻可多了,最常见的三种劣质品:
- 发霉变质货:有些商家把受潮长毛的诃子用硫磺熏,外表看着鲜亮,其实一捏就碎,闻着还有股刺鼻味
- 掺假拼接货:把次品打碎了掺淀粉重塑,这种假货泡水会浑,真品泡出来是琥珀色
- 抽芯取油货:不良商贩把诃子中间的有效成分提取后,剩下空壳当好货卖
老药工不外传的鉴药术 上周遇见个河南药商,他教我三招特别管用: 第一看"眼睛":正宗诃子两头有自然形成的圆孔,像人的眼睛,如果孔被堵住或者形状怪异,八成动过手脚 第二试沉浮:拿颗诃子丢进盐水碗,好货会沉底,劣质品会漂着,去年我在亳州亲测,十颗里有三颗飘着的 第三尝味道:真诃子嚼着先苦后甜,喉咙会有清凉感,要是发酸发麻,赶紧吐掉别吃亏
处理杂质有妙招 上个月帮邻居王婶整理药箱,发现她买的诃子里混着好多沙子,教了她个土方法:把药材倒进竹筛,轻轻摇晃,杂质就会从网眼漏下去,要是受潮了,千万别暴晒,摊开在阴凉处吹风最稳妥,记住千万不能水洗,有效成分会跟着水流走。
这些使用禁忌要记牢 别看诃子是个好东西,用错了也出事,咳嗽痰多的人不能吃,孕妇要忌口,小孩用量得减半,三年前有个小伙子,连着喝了半个月诃子茶,结果便秘半个月,这就是典型的过量服用,配药时最好搭配陈皮、茯苓这些理气药材,效果翻倍还不伤身。
现在市面上的诃子价格差十倍都不止,关键就在会不会挑,建议大家去老字号药店买,比如同仁堂、雷允上这些地方,实在不放心就买整颗的自己打粉,虽然麻烦点,但吃着安心,最后提醒大家,药材不是越贵越好,关键看道地不道地,就像老话说的:"宁要祁州一根草,不要他乡千斤金",这话放到现在也不过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