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越来越冷,很多姐妹跟我吐槽:穿再多还是手脚冰凉,晚上睡半天被窝都捂不热,其实啊,老祖宗早就给我们留了"暖身法宝"——驱寒活血的中药,今天咱们就聊聊那些能让身体"暖起来"的宝贝,全是普通人在家就能用的干货!
厨房里的驱寒高手
说到驱寒活血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生姜,我妈总说"冬吃萝卜夏吃姜",以前觉得奇怪,现在才明白姜真是个宝,每天早晨含一片醋泡姜,或者切几片嫩姜加红糖煮水,喝下去从喉咙到胃都暖暖的,特别是淋雨受凉后,一碗姜汤下肚,寒气立马散大半,不过要注意,烂姜可不能吃,发黑的姜片直接扔垃圾桶!
另一个厨房常客是花椒,别以为它只能当调料,抓一把红彤彤的花椒粒,用纱布包着敷在膝盖、肩颈,能缓解老寒腿和办公室久坐的酸痛,我同事阿姨每到冬天就腌咸菜,特意多放花椒,说是吃了全身都舒坦,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吃,容易上火冒痘。
药店能买到的暖身神器
要说最接地气的驱寒中药,艾草必须排第一,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,我外婆非让我枕边放个艾草香囊,说是能驱邪气,后来真发现睡觉踏实多了,原来艾草的辛香能疏通经络,现在年轻人流行用艾草泡脚,确实比热水管用,泡完脚底发热,整个人像裹着云朵,不过孕妇要谨慎,最好问过大夫再泡。
还有种褐色的小果子叫肉桂,炖肉时放两片特别香,其实它也是暖身高手,特别适合宫寒的姐妹,拿保温杯泡肉桂茶,加两颗红枣,喝着像喝甜酒酿,我闺蜜坚持喝了两个月,以前痛经疼得打滚,现在她说"终于能好好做人了"。
藏在古方里的暖身密码
当归被称为"妇科圣药",但其实男女都能用,我记得爷爷以前总用当归炖羊肉,他说男人吃了也有劲,现在市面上有当归蜂蜜膏,早晚一勺冲水喝,比单喝黄酒好接受多了,不过当归有点燥,春天就别吃了,容易鼻子出血。
红花这名字听着就喜庆,其实是活血化瘀的猛将,看电视剧里跌打损伤都用红花油,咱们平时可以用少量红花泡茶,加点山楂片,酸酸甜甜很开胃,上次我崴脚肿得像个馒头,中医就让用红花煮水熏洗,三天就消下去了。
懒人也能用的暖身妙招
实在懒得煮药的,可以试试桂圆红枣茶,抓一把干桂圆、三颗红枣,保温杯焖半小时,下午茶时间偷偷喝两口,这个组合既能补气血又能暖手心,我们办公室都备着,比咖啡健康多了。
还有个祖传偏方:把粗盐炒热装布袋里,看电视时敷肚子或后腰,盐的热气能渗透进去,比暖宝宝持久,我妈年轻时总这么敷,现在轮到我月经期肚子疼也照搬,确实管用。
特别注意这些事
虽然这些中药都很温和,但也不是人人适合,比如阴虚体质(手心热、盗汗)的人要少用温热药材,就像干燥的柴火堆,再点火容易烧过头,孕妇更要谨慎,像藏红花这类活血猛药绝对不能碰,建议大家第一次尝试时,先小剂量试试,观察身体反应。
最后说句大实话:再好的中药也只是辅助,别指望天天喝艾草茶就能抗冻,该穿的羽绒服还得穿,该开的暖气也别省,咱们的目标是让身体自己暖起来,而不是靠药物硬扛,这个冬天,愿你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暖身小确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