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山野里的中草药,总有几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宝贝,前几天我在老家后山溜达,发现溪边石缝里长着几株藤蔓植物,叶片翠绿透亮,根部还带着泥土的清香,村里老人路过时瞥了一眼:"这是白敛啊,以前闹肚子都靠它救命。"
这不起眼的白敛可真是个宝藏,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这味药既能清热又能解毒,还能治跌打损伤,我扒开手机相册里存的中药图谱对照,果然根茎表皮布满细密皱纹,切开后断面洁白如玉,正是正宗白敛的特征。
要说白敛最拿手的本事,当属对付热毒引起的病症,去年邻居家小孩满身红疹奇痒难耐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白敛,这味药性寒却不燥,能像消防员一样扑灭人体内的火苗,特别是夏天暑气重的时候,用鲜白敛捣汁兑蜂蜜喝,比冰镇饮料还解暑。
更有意思的是它的消肿能力,前阵子我爬山崴了脚,整个脚踝肿得像馒头,采来新鲜白敛捣成泥敷上,凉丝丝的感觉特别舒服,古籍里说它能"散瘀止痛"真不是吹的,连敷三天,淤青就淡下去大半,现在想想,古代侠客行走江湖必备的金疮药,没准就有白敛的成分。
爱美的姑娘们可能要记重点了——这白敛还是天然美容师,村里嫁姑娘都要备些白敛粉,据说能让皮肤又白又细腻,现代研究显示它含有黏液质和酚类物质,确实有收敛毛孔、抗炎镇静的效果,不过别直接往脸上糊,得经过炮制处理才行。
最近看医学杂志发现,白敛对抗细菌病毒也有两把刷子,实验室数据显示,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高达85%,难怪以前没有抗生素的年代,郎中们都用它来治痈疮疖肿,现在有些中成药消炎药里,仍然能见到白敛的身影。
别看白敛好处这么多,使用时也有讲究,体质虚寒的人要慎用,就像灭火器虽然好,但不能随便往取暖炉上喷,最好找个中医师辨证,搭配其他药材效果更佳,比如配伍金银花能增强解毒功效,加上蒲公英就是经典的消炎组合。
市面上卖的白敛制品五花八门,建议大家认准正规药店,新鲜的根茎最好选表皮光滑无霉斑的,晒干的以断面白色、质地坚硬为佳,保存时要注意防潮防虫,放在阴凉通风处最合适。
说到底,这味在乡间默默生长的草药,承载着几千年的治病智慧,下次遇见白敛,可别只当它是杂草,这看似普通的小藤,说不定哪天就能帮你解决大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