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南方的山林间,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种特别的植物——叶子宽大得像把绿伞,枝干上还挂着串串红果,当地人管它叫"大罗伞",别看名字土气,这可真是大自然藏好的"药匣子"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山野宝藏的真面目。
认准"大罗伞"真身 大罗伞学名叫朱砂根,在广东、广西的山沟溪边最常见,它最显眼的特征就是那对生的大叶子,油亮亮的能托住雨水,果子熟了红彤彤像小灯笼,老辈人常说"叶如伞盖果似丹",说的就是它这副模样,不过要小心,有些地方把紫金牛科的其他植物也混叫大罗伞,认准叶片背面有绒毛、红果成串的才是正品。
从古至今的"万能药" 要说这大罗伞的本事,岭南地区的老中医最清楚,古籍《生草药性备要》里就记着:"朱砂根活血散瘀,理跌打",以前山民被毒蛇咬了,随手扯几片叶子嚼碎敷伤口;女人月子头疼,抓把根煮鸡蛋;连小孩积食发烧,老祖母都会去挖它的根熬水,现在药店里的"跌打万花油",很多都添了大罗伞提取物。
现代人最该知道的5大功效
-
天然消炎药 去年我表舅膝盖肿得像馒头,医院说是滑膜炎,老中医开了方子里就有大罗伞,它含的岩白菜素就像身体里的"灭火器",对付咽喉肿痛、肠胃炎特别灵,有个小窍门:摘几片鲜叶捣烂,加蜂蜜调成糊,喉咙痛时含一口,比含片还管用。
-
妇科调理高手 村里王婶更年期潮热盗汗,天天用大罗伞根炖瘦肉,这法子在客家地区传了几百年,配上益母草效果翻倍,不过孕妇要忌口,它活血的本事容易引发胎动。
-
风湿骨痛克星 菜市场卖草药的阿伯教我个偏方:一斤大罗伞根泡五斤40度白酒,密封一个月,每天早晚喝一小盅,专治肩膀胳膊吹风就疼,我自己试了擦蚊虫叮咬的包,果然止痒消肿特别快。
-
肠胃守护神 现在人应酬多,胃胀胃酸是常事,抓一把晒干的大罗伞果煮水,当凉茶喝能缓解反酸,记得要选红透的果子,半青的反而伤胃,最好搭配陈皮一起煮,效果更好。
-
外伤急救包 上次爬山看到有人摔破腿,导游随手摘大罗伞叶子捣汁敷伤口,它含有的紫金牛醌能止血防感染,比创可贴还靠谱,不过要是伤口深,还是要及时去医院,这法子只适合小擦伤。
怎么用才有效? 新鲜用:春夏采叶,秋冬挖根,叶子揉碎敷肿痛,根切片炖肉,注意叶子性凉,体寒的人要少吃。 晒干用:果子变红后剪下,阴干存玻璃罐,泡茶一次放5-6颗,加枸杞菊花明目降火。 泡酒用:50克根茎泡1斤米酒,两周后饮用,早晚各10毫升,适合风寒湿痹的人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 × 别吃生的:有人直接拿叶子当凉拌菜,结果拉肚子,必须焯水去涩味才能吃。 × 别长期喝:福建有位大叔连喝三个月根汤,结果头晕乏力,这东西药性猛,喝一周就要停两天。 × 别乱配伍:它和三七都是活血药,一起吃容易过头,配药前最好问问中医师。
哪里找正宗货? 野生的大罗伞越来越少见,现在药房多是种植的,买的时候看三点:根须多的是家种的,颜色暗红的是陈货,带清香的是新晒的,某宝上广西特产店口碑不错,价格合适还能看检测报告。
亲身经历分享 上个月带爸妈去恩施旅游,山里遇到个采药的老大爷,他教我们认大罗伞,还现场演示治蚊虫叮咬:摘两片叶子搓出汁,加点盐巴抹在包上,两分钟就不痒了,回来查资料才发现,这办法在《本草纲目拾遗》里真有记载。
现在城里药店能买到胶囊装的提取物,但效果肯定不如新鲜药材,要是有机会去南方山区,记得认认这种"天然药库",不过可别贪心乱挖,现在很多地区都实行封山育林了,保护好环境,才能让这些山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