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让人头大,隔壁工位的小王裹着厚外套还在打哆嗦,老张却短袖短裤喊热,这种时候总想起老妈常说的"防风煮水喝",这味从古用到今的中药,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本事?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中药界的"多面手"。
【第一招:外感风寒的急救员】 前阵子带儿子爬山,半山腰突然下起暴雨,小家伙淋成落汤鸡当晚就发烧,鼻子齉得跟感冒熊似的,外婆急匆匆翻出布包,抓了把黄褐色的根须煮水,没想到两碗热腾腾的防风茶下去,第二天鼻涕就不淌了,老中医说这就是"解表散寒"的威力,就像给身体开了扇窗,让寒气顺着汗珠溜走,不过要记住,这招专治冷风偷袭,要是热得冒烟那种感冒可不灵。
【第二招:关节疼痛的暖宝宝】 楼下广场舞阿姨们的秘密武器就是防风艾叶泡脚包,上周王姨扶着楼梯直哎哟,说是老寒腿又犯了,我翻出家里存的防风片,让她每天煮水熏膝盖,半个月后再碰面,她居然能连跳三支广场舞,中医讲究"通则不痛",防风就像个微型吹风机,能把关节缝里的湿冷空气全吹跑,不过孕妇和阴虚火旺的朋友要慎用,这股子热劲可不是谁都受得了。
【第三招:皮肤瘙痒的灭火器】 记得去年公司团建去采摘,同事小林被野草划得满胳膊红疹,导游大妈随手扯了根狗尾巴草嚼碎敷上,原来是新鲜的防风茎叶,后来查资料才懂,这味药既能驱赶风邪,又能止痒消炎,现在我家浴室常备防风浴包,春天柳絮飘的时候泡个澡,比涂药膏还管用,但过敏体质最好先在手腕试敏,别像我第一次用泡得满身红点。
【第四招:脾胃虚寒的保温杯】 自从跟着中医大叔学养生,我养成了早上喝防风粥的习惯,炒过的防风片配上粳米慢炖,那香味能把整栋楼馋醒,有次客户应酬吃撑了,半夜反酸烧心,冲了杯防风陈皮茶居然压下去了,老话说"脾虚生百病",这味药就像给肠胃穿了件羽绒服,特别适合那些喝凉水都胀肚的虚寒体质,不过舌苔发黄、口臭严重的实热证千万别跟风喝。
【第五招:免疫力的充电宝】 疫情期间囤的防风到现在还没吃完,每周三次拿它配黄芪枸杞泡水,雷打不动喝了小半年,最明显的变化是换季不再打喷嚏,以前春风吹过必流涕,现在扛得住办公室此起彼伏的感冒病毒攻击,现代研究说它能调节免疫细胞活性,通俗讲就是给身体保安队发装备,但别指望喝两天就刀枪不入,养生这事贵在坚持。
说了这么多,其实防风最妙的在于"润物细无声",不像西药见效那么快,但它慢慢调理身体的偏性,就像给歪斜的房梁垫木楔,不过再好的药材也有脾气,服用前最好找中医师把脉,对了,下次去药店别买错,正品防风表面有"蚯蚓头"纹路,闻着带点薄荷混着泥土的清香,要是买到刺鼻的可能就是硫磺熏过的劣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