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朋友说"一站起来就天旋地转",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毛病,其实啊,这种反复出现的头晕在中医眼里大有讲究,今天我就带大家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头晕药方到底有多神奇。
头晕不是病,背后藏着这些玄机
上个月隔壁王阿姨买菜时突然晕倒在超市,可把大家吓坏了,后来找我们胡同张大夫瞧,原来是气血两虚引起的眩晕,张大夫说现代人工作压力大、熬夜多,头晕多数是这三种情况:
- 肝阳上亢:像坐过山车似的眩晕,伴随头疼烦躁
- 气血不足:蹲久起身眼前发黑,面色苍白
- 痰湿阻滞:头重脚轻像裹着湿棉被,舌苔厚腻
祖传药箱里的五大止晕名将
这些年整理爷爷的药柜,发现这几味专治头晕的中药特别实用:
天麻——头晕界的灭霸级存在 记得去年我摄影采风时突发眩晕,老摄影师掏出块天麻片让我含着,没想到半小时后真就缓过来了!《本草纲目》里说它"主诸风湿痹,四肢拘挛",现在科学证实天麻素能改善脑供血,最方便的是天麻粉,每天早晚各5克冲水喝。
钩藤——专治肝阳上亢型眩晕 公司财务大姐更年期总说头晕,老中医给她开了个代茶饮:钩藤10克+菊花5朵+枸杞10粒,每天续水喝,她说喝了两周,那种脑袋充血的胀痛感明显减轻,不过要注意钩藤煎煮时间别超过20分钟,不然有效成分会挥发。
川芎——头痛连着晕的救星 上次陪客户爬山,他半路疼得扶墙,导游大妈塞给我们川芎粉,让客户就着温水吞服,果然不到半小时就不喊疼了!这味药特别擅长打通头部经络,对风寒引起的头晕效果尤其好。
白术+茯苓——脾虚湿盛者的黄金搭档 楼下早餐店老板常年头晕犯困,脸色蜡黄,中医院给他开的经典方子:白术15克、茯苓10克、甘草5克,每天煮水当茶喝,坚持一个月,他说现在早起不再昏昏沉沉了,这对组合既能祛湿又能健脾,特别适合久坐族。
蔓荆子——眼睛酸胀引发的眩晕克星 表姐天天盯电脑手机,最近总说看东西眼花头晕,我给她寄了盒蔓荆子,让她每天取10克泡茶,上周视频时她说眼睛清爽多了,转头也不晕了,这味药还能疏散风热,特别适合上班族。
厨房里的止晕良方
别以为中药都得苦兮兮地煎,这几个食疗方既美味又有效:
- 天麻炖鱼头:鲫鱼+天麻+红枣,小火慢炖2小时,每周喝两次
- 菊花决明子粥:粳米煮开花后加菊花末、决明子粉,适合肝火旺的
- 陈皮山楂饮:鲜山楂切片晒干,配新会陈皮,开水焖泡代茶
避开这些坑才能见效快
- 别盲目进补:痰湿体质吃阿胶反而加重头晕
- 剂量要把控:天麻每天别超10克,过量可能反胃
- 特殊人群注意:孕妇禁用活血化瘀类药材,高血压患者慎用升阳药
- 中西医结合:急性眩晕发作要先排除耳石症等急症
前几天社区义诊,70岁的刘教授说他用白术茯苓方三个月,告别了十年的眩晕史,其实中药调理就像煲汤,要小火慢炖才见功,建议大家先找靠谱中医辨证,再对症用药,毕竟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,可比那些进口保健品实在多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