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这两年,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打听中医诊所加盟的事,老张原本在药企跑销售,去年辞职回了佛山老家,现在他的中医理疗馆光靠艾灸和推拿,月流水就能破10万,昨天刚聊完,他立马给我转了篇广东省卫健委发的《中医药发展"十四五"规划》,里面白纸黑字写着要重点扶持基层中医诊所,这才明白为啥他敢甩掉铁饭碗去开诊所。
要说广东人对中医的痴迷,那真是刻在DNA里的,你瞅瞅街边的凉茶铺比奶茶店还密集,家家户户炖汤必放党参黄芪,连新生儿黄疸都要找老中医开药浴方子,省中医院门口天天排长队,号贩子都能炒到500块一个专家号,这种全民信赖的土壤,让中医诊所天生自带流量池。
政策东风更是吹得人心痒痒,2023年广东省直接砸下5亿真金白银搞"中医药强省"建设,新开中医诊所能拿到最高30万的装修补贴,更绝的是,只要执业满5年的中医师牵头,允许用师承方式招学徒,这相当于给民间中医正了名,我表舅在东莞开的正骨馆,光是凭"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"这块牌子,就拿下了3年税收减免。
选址这事儿也有门道,别以为非得挤破头进商圈,广州老城区那些骑楼底下的小巷子反而藏着金矿,我认识的一对夫妻档在越秀区开了家小儿推拿店,专接幼儿园放学的孩子,靠着口碑传播,现在家长群接龙预约都排到两周后,关键是租金便宜,一个月才8千块,还没商场里半间奶茶店贵。
加盟模式现在玩得越来越花,有连锁品牌直接输出整套管理系统,从药材供应链到智能问诊系统全包圆,深圳有个"百草堂"联盟,20多家诊所共享煎药中心,患者上午看完病,下午中药代煎服务就送到家,这种抱团取暖的玩法,特别适合新手入局。
不过别以为挂个牌匾就能躺着赚钱,上月我去惠州考察,发现某加盟诊所把针灸仪当保健品卖,被市监局罚得血本无归,行内人都明白,中医诊所要想活得久,得有两把刷子:要么是祖传的正骨手法,要么是独家炮制的膏方,再不济也得养个会看舌象的老中医镇场子。
最近冒出个新趋势——"中医+"混搭玩法,中山有家诊所白天做针灸推拿,晚上变身养生火锅店,药膳汤底用诊所现熬的,还有人在推拿床上装VR设备,边按摩边看岭南中药山景,这噱头直接让客单价翻三倍,说到底,中医诊所加盟不是简单的生意,得把脉准广东人的消费习惯,才能在这片热土上扎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