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个朋友想开中医诊所,问我加盟合同该怎么签,我翻出三年前经手的那份合同模板,发现里面暗藏的雷区现在想起来还冒冷汗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中医诊所加盟那些事儿,手把手教你看懂合同里的门道。
为什么加盟合同比诊脉还重要? 去年隔壁老王开的中医馆就栽在合同上,品牌方说好免费提供药浴配方,结果开业三个月突然要收技术使用费,合同里那句"根据运营情况调整"成了割韭菜的镰刀,这就像老中医开药方,差一味药材就能出人命,合同漏个条款可能赔掉半年营收。
合同里最该盯死的5个致命条款
-
品牌授权费藏着猫腻 别只看"首年免加盟费"就心动,某知名连锁品牌合同里写着"次年按营业额8%收取品牌管理费",这就像针灸扎错穴位,表面上便宜实则暗流涌动,建议加上"费用年涨幅不超过3%"的条款。
-
药品供应条款里的潜规则 遇到过要求"独家采购品牌方中药饮片"的霸王条款吗?某诊所老板被逼高价进药,成本比市场价高出40%,一定要注明"允许对比三家供应商",保留自主选择权。
-
装修补贴的甜蜜陷阱 "装修费补贴5万"听着诱人,细看要满足"三年不撤店"才能兑现,这就像推拿师傅说"通则不痛",结果自己先被套牢,建议改成"按实际经营月数折算补贴"。
-
医师资源支持的水分 合同写"提供专家坐诊支持",实际可能只是每月来两天的退休大夫,必须明确专家资质(副主任医师以上)、坐诊频次(每月不少于4次),否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。
-
退出机制的生死线 见过退加盟要扣违约金+设备折旧费的案例吗?某诊所光是退回理疗床就被扣了3万,务必加入"提前90天书面通知可解除合同"条款,设备折旧按三年线性计算。
老中医都不会告诉你的合同技巧
-
地域保护条款要精确到门牌号 某品牌在2公里内开了3家加盟店,互相抢客源,合同里必须写明"半径3公里内独家经营权",附上电子地图坐标。
-
培训条款要量化考核标准 别被"提供专业培训"忽悠,某诊所培训三天就草草了事,应注明"理论培训不少于48课时,实操考核通过率需达90%"。
-
广告分成要区分线上线下 品牌方常把线上推广费用转嫁给加盟商,建议写明"线上推广费不超过营收2%,线下活动分摊比例1:1"。
实战案例:一份合格合同的自我修养 上个月刚帮表弟审过份合同,重点加了这些条款:
- 药械配送响应时间(48小时内送达)
- 患者数据所有权归属(归加盟商所有)
- 竞业限制期限(不超过1年)
- 不可抗力处理方案(疫情停业租金分担比例)
签合同前的终极体检清单
- 用红色标注所有空白条款
- 法律术语翻译成大白话(如"缔约方"改"甲乙双方")
- 找本地卫生部门核实资质要求
- 模拟经营三个月测算真实成本
- 请律师做最后的"经络疏通"
最后提醒各位准掌门:合同不是婚书,而是防身武器,某中医协会会长说过:"好的加盟合同应该像古法炮制中药,该炒焦的炒焦,该煨透的煨透。"建议保存三份原件,扫描件上传云端,复印件放保险柜,毕竟这纸上的条款,关乎着你医馆的生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