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哎你脸上长痘了!""这是痤疮吧?"生活中总听到这些对话,可你真的分得清痤疮和痘痘吗?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对让人傻傻分不清的皮肤问题。
其实啊,这俩词就像"西红柿"和"番茄"的关系,痘痘是老百姓的叫法,医学上正规名称叫痤疮,但别以为知道了这个就完事大吉,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呢!
【搞懂本质:皮肤报警器的不同响法】 要说区别,先看根源,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,说白了就是毛孔堵了+发炎,那些白头黑头粉刺、红肿的大包、甚至带脓的痘痘,都属于痤疮家族成员,而我们常说的"痘痘"更多指痤疮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——特别是发炎发红的那种。
举个栗子:熬夜后突然冒出来的红疙瘩叫痘痘,但如果是长期反复长的各种粉刺闭口,这就属于痤疮范畴了,所有痘痘都是痤疮,但痤疮不一定是我们理解的"痘痘"。
【从轻度到重度:痤疮的家族谱系】 来看皮肤科医生的分级标准: 1级(轻微):白头/黑头粉刺(这时候还不算真正意义的痘痘) 2级(中等):发炎的红痘痘(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痘痘) 3级(严重):脓疱型,挤破会流黄水 4级(灾难):结节囊肿,摸起来硬邦邦还留疤那种
很多人以为只有红肿的才叫痘痘,其实从冒出第一颗粉刺开始,就已经踏入痤疮的大门了,那些说"我不长痘"却满脸闭口的朋友,其实是处于痤疮早期阶段。
【护理大不同:战痘策略要升级】 对付普通痘痘,可能涂点芦荟胶就能压下去,但对付痤疮,就得全套装备上场: • 洗面奶:选含水杨酸/果酸的,温和去角质 • 护肤品:扔掉油腻乳液,换成"不致痘"标识的 • 药物:维A酸乳膏治闭口,夫西地酸软膏消红肿 • 医院治疗:照红蓝光、刷酸、甚至吃异维A酸
特别提醒:千万别手贱挤痘!尤其那种硬疙瘩,挤了容易留痘印痘坑,去年有个粉丝强行挤鼻翼囊肿,结果感染住院,这教训够深刻吧?
【日常防坑指南:这样做少走弯路】
- 卸妆油比防晒霜更易致痘(选择标注"non-comedogenic"的)
- 糖奶咖啡是痤疮加速器,奶茶爱好者要警惕
- 枕头套每周换洗,螨虫最爱躲在油脂里开派对
- 生理期爆痘别慌,提前两周补充锌元素有奇效
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:那到底该说痤疮还是痘痘?记住这个原则——和医生沟通时用"痤疮",日常聊天用"痘痘"就行,就像感冒可以说"伤风"也可以说"上呼吸道感染",关键要搞懂背后的问题。
最后送个实用小技巧:长痘期间把手机壁纸换成祛痘产品使用顺序图,每次护肤前看一眼,坚持三个月你会发现,那些此起彼伏的"痘痘"真的慢慢消失了,毕竟搞清楚敌人是谁,才能精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