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明明试遍了各种祛痘膏,为什么痘痘还是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冒一茬?"这句话是不是戳中了无数人的痛处?作为和痤疮斗争了八年的"资深痘友"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磨人的小妖精到底藏着什么猫腻。
【第一坑】洗手台上的瓶瓶罐罐陷阱 记得三年前满脸爆痘的我,把SK2神仙水当爽肤水往脸上拍,结果痘痘反而越长越欢,后来才知道,那些宣称"三天祛痘"的网红产品,很多都含激素或抗生素,就像给野草浇农药,看似见效快,实则破坏皮肤生态平衡,导致毛囊发炎更严重,现在看我梳妆台,洗面奶+保湿乳+防晒霜三部曲,简简单单反而稳定。
【第二坑】深夜的手机蓝光浴 去年有段时间莫名狂冒闭口,直到发现每天睡前都要在被窝里刷两小时短视频,皮肤科医生朋友一句话点醒我:"手机屏幕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,打乱内分泌节奏。"现在尝试晚上十点后把手机调成护眼模式,没想到三个月下来,下巴的反复痘真的少了很多。
【第三坑】火锅奶茶的快乐代价 上周陪闺蜜吃重庆火锅,第二天额头立刻冒出三颗红肿痘,这才发现原来高糖高油食物会让胰岛素飙升,刺激皮脂腺疯狂出油,现在我学聪明了,涮火锅前先喝碗银耳雪梨汤,麻辣锅底改鸳鸯,吃完马上补维B族,亲测有效,再也不怕周末聚餐毁脸。
【第四坑】枕头套里的细菌温床 换了亚麻枕套后痘痘好转,这个发现让我惊掉下巴,原来棉质枕套特别容易吸附皮脂和死皮,加上夜间出汗,简直就是痤疮杆菌的五星级度假村,现在每周换两次枕巾,沙发午睡必垫毛巾,连宠物不许跳上床,这些小习惯坚持半年,后背的痘痘都没了。
【第五坑】压力激素的隐形攻击 准备考研那年爆痘到怀疑人生,涂再多酸类精华都没用,后来运动时认识个中医姐姐,她说焦虑时肾上腺分泌的皮质醇,比任何致痘因素都凶猛,现在我包里常备玫瑰花茶包,每天拉筋十分钟,发现生理期前的痘痘爆发确实变温和了。
说了这么多血泪史,其实对抗反复痤疮就像养多肉植物,有人天天换花盆(瞎折腾护肤品),有人定时浇水施肥(内调外养),最关键的是要学会观察植物状态(了解自己的皮肤),最近半年我戒掉了手挤痘痘的毛病,改用冷藏的芦荟胶急救,配合每周两次绿豆面膜,居然把十年痘印都淡成了芝麻粒。
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日本有项研究发现,每天嚼30分钟无糖口香糖能促进下颌血液循环,对下巴痘特别有效,如果试遍所有方法还是满目疮痍,别硬扛,正规医院的红蓝光治疗可比偏方靠谱多了,战痘路上,我们都需要多点耐心,毕竟皮肤代谢周期就是28天,急不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