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医生,我脸上长的是痤疮还是青春痘啊?"上次陪闺蜜看皮肤科时,她盯着诊断书突然来这么一句,把主治医师逗笑了:"这俩本来就是同个东西的不同叫法,你就像问苹果和红富士有啥区别......"
可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?我摸着自己偶尔冒痘的下巴陷入沉思,上网一查更懵了——有人信誓旦旦说青春痘是青春期专利,有人坚持痤疮是皮肤病,看来这个困扰无数人的基础问题,还真得好好掰扯清楚。
【从医学教科书说起】 翻开《皮肤性病学》教材,白纸黑字写着:"痤疮"是正规医学名词,指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,而"青春痘"这个俗称,就像"电脑"和"计算机"的关系,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,但在实际使用中,这两个词却像双胞胎性格分裂——各有各的脾气。
老张在社区诊所当了二十年护士,他发现个有趣现象:"年轻人来看诊都说青春痘,家长陪着来的才喊痤疮,其实都是那群粉刺痘痘,偏偏中年发福长出的痘,大家倒愿意正经叫痤疮了。"
【年龄不是裁判官】 25岁的程序员小林最近被对象嫌弃"一把年纪还长青春痘",殊不知他这种情况反而更符合医学定义的痤疮,那些以为过了18岁就自动告别痘痘的人,可能不知道:
- 婴儿也会得新生儿痤疮
- 30+女性经期前爆痘属于成人痤疮
- 50岁大叔胸口背部长痘也是痤疮
反倒是正处青春期的学生党,因为雄激素旺盛导致的油脂分泌过多,更容易中招,但千万别以为成年后就高枕无忧,压力大、作息乱、内分泌波动照样会让痤疮找上门。
【长相大有乾坤】 同样是脸上的小疙瘩,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差别,皮肤科医生教我个土办法:拿手机原相机拍张素颜照,放大看细节—— ▶ 纯白芝麻粒(闭口粉刺):属于痤疮早期形态 ▶ 带黑头的火山口:典型开放性粉刺 ▶ 会疼的红肿痘:已经进入炎性痤疮阶段 ▶ 囊肿结节:恭喜升级到重度痤疮
而我们常说的"青春痘",多半指代青春期多发的炎性丘疹,也就是那种按压会痛的红痘痘,这只是痤疮大家族里的"幺弟",还有很多不显山露水的"潜伏者"。
【身体信号灯差异】 在中医馆坐诊的刘大夫爱打比方:"痤疮像是身体点亮的警报灯,不同位置亮灯说明不同零件出问题。" ✓ 额头长痘:最近熬夜肝火旺 ✓ 下巴反复:内分泌在拉警报 ✓ 颈背爆发:可能是洗头没冲干净
西医则更关注病理机制:当毛孔被角栓堵住(白头/黑头),痤疮丙酸杆菌疯狂繁殖,就会引发红肿发炎,这个过程就像下水道堵塞后污水四溢,不及时疏通就会愈演愈烈。
【战痘策略大不同】 药房货架上的祛痘产品,包装上同时出现两个名字的情况比比皆是,但细看成分表会发现: ▷ 针对轻度"青春痘":水杨酸棉片、壬二酸凝胶 ▷ 对付顽固痤疮:维A酸乳膏、过氧苯甲酰
美容师王姐透露个小诀窍:"来清痘的年轻姑娘多选温和产品,倒是三十几岁的客户更愿意尝试处方药。"不过她赶紧补充:"不管叫啥,手贱抠痘必留疤,这点绝对不分年龄!"
【那些年我们一起错信的谣言】 在美容院工作的小周见过太多奇葩案例:"有人拿牙膏敷脸治痤疮,结果过敏红肿;还有姑娘相信避孕药能调青春痘,吃到月经不调......"其实最坑的是: × 青春过了自然好 → 可能发展成瘢痕疙瘩 × 长痘就是上火 → 也可能是多囊卵巢征兆 × 针清一次管半年 → 消毒不当恐留疤
皮肤科门诊的真实数据更扎心:约40%的痤疮患者会留下色素沉着,15%可能出现凹陷性疤痕,这说明不管是叫青春痘还是痤疮,科学护理才是关键。
现在再听到有人纠结该称痤疮还是青春痘,我都会想起医生说的那句:"与其争论名字,不如早点拍照记录皮损情况。"毕竟在战痘这条路上,知道怎么对症下药,比纠结叫什么更重要,就像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区别,懂的人自然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