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为啥痘痘专挑脸两边长啊?!"相信不少姐妹都有这个困扰,明明其他部位好好的,偏偏脸颊两侧像被痘痘"盯梢"了一样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藏在皮肤底层的小秘密,看完这篇你也能变身"战痘专家"!
【第一趴】皮脂腺开派对的秘密 知道吗?我们T区(额头、鼻子)的油量能炒盘菜,但两颊才是真正藏龙卧虎的油田重灾区,特别是25岁后,很多人会发现原本干燥的脸颊突然变得爱出油,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,皮脂腺会逐渐向面部外侧迁移,想象一下,当毛孔里堆满油脂+老废角质,活脱脱就是细菌开party的豪华包间,痤疮丙酸杆菌一来,痘痘就集体蹦迪了。
举个栗子:去年有个程序员小哥来找我咨询,说他每天对着电脑两颊狂冒痘,结果发现他每次用完吸油纸只敢擦T区,两颊的油全凭"自由发挥",时间久了不出油才怪!后来教他用棉签蘸着茶树精油点涂易出油区,配合每周一次黏土面膜,三个月下来痘痘消停了大半。
【第二趴】护肤品叠buff的坑 现在女生桌上瓶瓶罐罐比火锅调料还多,但你们知道吗?某些护肤品成分混搭就像往火锅里倒牛奶——分分钟翻车!特别是含有视黄醇、水杨酸这类猛药的产品,遇到保湿面霜里的矿物油,就像给痘痘上了双层锁,更别说有些防晒霜闷得像保鲜膜,简直就是痤疮的温床。
说个血泪案例:之前有个美妆博主学网上的早C晚A护肤法,白天用VC精华晚上刷酸,结果两颊疯狂爆闭口,仔细研究她的成分表才发现,早上用的橙瓶精华含原型维C,晚上的杏仁酸浓度超标,两者叠加直接把皮肤屏障干翻了,后来改成早晚分开护理,隔天用酸,皮肤才慢慢恢复平静。
【第三趴】饮食里的甜蜜陷阱 奶茶控注意了!高糖食物会让胰岛素飙升,间接刺激皮脂腺疯狂产油,别以为吃辣长痘是玄学,辣椒素会扩张血管引发炎症,对本就脆弱的两颊皮肤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,最阴险的是牛奶里的乳清蛋白,堪称隐形炸弹,很多痘肌换成燕麦奶后痘痘明显减少。
我同事就是个典型例子,疫情期间宅家追剧必备可乐配炸鸡,结果左右脸颊爆出对称性囊肿痘,后来营养师让她戒糖三个月,改用豆浆代替奶茶,配合补充锌元素,现在素颜都能打光了,所以说管住嘴真的很重要,毕竟你吃进去的糖,都会变成脸上的痘啊!
【第四趴】枕头套里的细菌军团 有多少人像我一样,床单被罩能撑就撑?要知道枕套上的皮脂、汗液混合唾液,养出的细菌堪比培养皿,特别是侧睡党,脸蛋和枕头亲密接触的时间比你男/女朋友都长,螨虫大军早就在你脸上安营扎寨了,更可怕的是手机屏幕,每天带着妆的脸蹭来蹭去,相当于给细菌做了全身SPA。
记得以前采访过皮肤科医生,她说有个患者满脸爆痘,换了各种贵妇护肤品都没用,最后发现罪魁祸首是三年没换的乳胶枕,里面的尘螨尸体多到能做标本,现在她严格践行"三勤原则":勤换枕套(一周一换)、勤洗毛巾(用完就晾)、勤擦手机屏(每天酒精消毒),果然痘痘少了很多。
【第五趴】压力痘的神秘攻击 现代人的压力痘特别狡猾,专挑生理期前后或焦虑时在两颊爆发,这时候体内的皮质醇升高,雄激素也跟着捣乱,皮脂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,更惨的是压力大还会影响睡眠质量,形成恶性循环,特别是长期戴口罩,摩擦加上呼吸热气,两颊简直就是重灾区VIP席位。
我表姐去年考研期间烂脸到不敢见人,整张脸像被机关枪扫过,后来逼着她每天午休冥想15分钟,晚饭后散步半小时,配合喝玫瑰花枸杞茶调节内分泌,再搭配含积雪草的舒缓面膜,坚持两个月后,那些红红肿肿的囊肿痘终于消停,连痘印都淡了不少。
【战痘生存指南】 说了这么多诱因,重点是怎么自救!记住这六字真言:温和清洁、精简护肤、定期疏通,洗脸别像搓澡巾那样暴力,选氨基酸洁面轻轻带过;护肤品别超过三层,祛痘精华点涂就好;每月用粉刺针清理一次顽固闭口(记得消毒!);防晒要选清爽不闷痘的物理防晒。
最后唠叨一句:如果痘痘反复发炎发痒,千万别自己挤!赶紧挂三甲医院皮肤科,该吃药吃药该刷酸刷酸,毕竟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,咱们只要做好日常防护就行~
看到这里的你一定是个对自己超负责的姑娘,动动手指关注我,下期揭秘不同位置痘痘对应的健康警报,评论区说说你的战痘故事,揪3个走心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