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脸上长痘该去医院还是美容院?"这个问题困扰了我整整三年,记得第一次爆痘时,我像无头苍蝇般跑遍了街边美容院、网红中药馆,甚至试过某书博主推荐的"祖传秘方",结果钱没少花,脸却越来越烂,今天我就带大家深度扒一扒治痤疮的那些门道,全是踩过的坑攒下的真话。
【第一站:三甲医院皮肤科】 去年暑假挂上了市三甲皮肤科主任的号,诊室里挤满了和我年纪相仿的年轻人,医生拿着皮肤镜照了五分钟,直接指出我的囊肿型痤疮已经发展到三级,当场开了异维A酸胶囊和过氧苯甲酰凝胶,特别叮嘱:"前两周可能会爆皮,这是药物在起作用。"
让我意外的是,这次治疗竟然只花了200多块钱,更惊喜的是坚持用药三个月后,多年顽固的下巴脓包居然平了下去,现在每次复诊,医生都会仔细问最近的饮食作息,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是在美容院体会不到的。
不过三甲医院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,每次光排队就要耗上半天,遇到寒假高峰期甚至要提前两周抢号,最尴尬的是遇上熟人,总有人打听"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长青春痘?"但为了脸面,这些都能忍!
【第二站:医美机构陷阱】 去年双十一被"99元体验光子嫩肤"的广告吸引,我在一家连锁医美机构办了年卡,刚开始确实感觉皮肤光滑了许多,但停了项目后痘痘卷土重来,咨询师不断推荐"控油套餐""毛孔清洁针",两年下来砸了两万多,效果却越来越差。
真正让我醒悟的是偶然听到咨询师的对话:"那个大学生又来做针清了?这次给她用进口针头多收200..."原来看似专业的服务背后都是生意经,现在想想,那些所谓的"韩国小气泡""海菲秀"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。
【第三站:中医馆的玄学治疗】 我妈硬拉着我去老中医那调理,把脉后说我"肝火旺+湿气重",开了苦得呛鼻的中药,每天在校门口煎药的场景简直社死,喝了一个月体重倒是涨了5斤,痘痘反而更红了,现在看到同仁堂的袋子还条件反射想吐。
不过中医也不是全无用处,省中医院的自制药膏确实对偶尔冒出来的红肿痘有效,关键是要学会分辨,那些吹嘘"七天祛根"的江湖郎中千万不能信!
【避坑指南划重点】
- 先分清楚痤疮等级:轻度可以自行处理,中度以上必须看医生
- 认准医疗机构资质:美容院只能做生活美容,针清都算违规!
- 警惕网购神药:日本狮王膏、泰国草本霜我都用过,然并卵
- 饮食比护肤品重要:戒掉奶茶炸鸡三个月,效果堪比千元护肤
- 保持治疗耐心:异维A酸最少吃半年,中途停药容易反复
现在我的日常护理很简单:早晚用医院开的洗面奶,定期做红蓝光治疗,配合刷酸面膜,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和痘痘和平共处,不再对着镜子焦虑到凌晨,如果非要给新手建议,那就是:与其在小红书抄作业,不如挂个专家号听医嘱!毕竟脸只有一张,试错成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