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干浸膏是西药还是中药啊?"要我说这事儿真不能简单粗暴地贴标签,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讲讲这个让人迷糊的"干浸膏",看完保准你比药店导购还门清!
先搞懂啥是干浸膏 说白了这就是把药材里的有效成分榨干碾碎的浓缩品,比如你熬中药时那锅浓汤,用现代技术把水分抽干,留下的就是浸膏,像家里熬红糖浆最后结成的糖块,只不过这里浓缩的是药效。
中药界的"压缩饼干" 老祖宗的中药铺里,这玩意儿叫"浸膏剂",拿六味地黄丸来说,现在不少都是先把山药、茯苓这些药材熬出精华,做成黑乎乎的浸膏再加工,这种浓缩版至少有三个好处:吃起来不费劲、保存时间长、剂量更精准,简直就是懒人福音。
西药也有类似操作 别急着下结论!西医确实有同类操作,人家管这叫"提取物",不过西药大多搞的是单体成分,比如从银杏叶提纯出的内酯,但要注意,正儿八经的西药不会直接叫"干浸膏",这名字基本还是中医圈在用。
包装上的猫腻最要命 现在市面上有些产品特别会钻空子,比如某个"灵芝干浸膏",看着像中药其实可能加了西洋参提取物;反过来有些西药保健品故意用"草本精华"当卖点,最关键的是要认准包装盒上的"国药准字"——字母H开头的是西药,Z开头的才是中药。
药店柜台的暗战 去过药店的都懂,促销员最爱玩文字游戏,上次我妈买的"黄芪干浸膏",店员拍着胸脯说是纯中药,结果成分表里还有麦芽糊精,后来才知道这属于保健食品,根本不算药品,所以说光看名字不行,得瞪大眼瞧配料表!
自个儿也能鉴别 教你个损招:闻味道!真正的中药浸膏多少带点药材的腥苦味,要是闻到甜味或奇怪香味,八成加了添加剂,再看颜色,中药浸膏普遍偏深,棕褐色居多,要是翠绿透亮那种,小心是化学染色的。
医院处方里的真相 去医院开过药的都知道,医生开的中成药很多都带"干浸膏"字样,比如感冒灵冲剂、皮炎平软膏这些,本质上都是把传统方子现代化改造的产物,但如果是抗生素类的药膏,绝对不会出现这三个字。
跨境电商的坑货 特别要警惕海外代购的所谓"天然干浸膏",前阵子爆火的日本汉方浸膏,吹得天花乱坠,实际就是国内八十年代水平的中成药改良版,还有印度产的"阿育吠陀干浸膏",成分表里藏着西药止痛成分,这不坑人吗?
说到底,干浸膏就像火锅底料,本身没有明确的中西之分,关键看谁在炒制,中药材做的就是中药制剂,植物提取物为主的可能算保健品,要是掺了西药成分那就成混合赛道选手了,下次再看见这仨字,别急着下结论,掏出手机查查备案号,比啥都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