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浑身不得劲?动不动就腰酸背痛?别急着往医院跑!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一堆"外挂"神器,不用吃不用吞,外敷外捈就能调理身体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藏在厨房和山野里的中医高手,它们可是强身健体的秘密武器!
千年艾灸圣手——艾草 要说外用养生界的扛把子,艾草必须C位出道,这味被《本草纲目》盖章认证的"医草",可是家家户户都能找到的宝藏,记得去年邻居王阿姨总说关节疼,我就给她支了个招:每天抓一把艾叶煮水泡脚,现在她上下楼比年轻人还利索。
艾草最神奇的是它的穿透力,温热的药性直钻经络,办公室久坐的白领可以试试这个:把干艾叶装进纱布袋,微波炉叮1分钟就是现成的热敷包,哪边肩膀僵就敷哪边,比按摩仪还管用,家里有小朋友的注意了,春天用艾叶煮水给孩子泡澡,那些莫名的瘙痒疹子全搞定。
厨房里的祛湿能手——生姜 别小看灶头那点老姜,外敷才是它的隐藏技能,上次爬山扭到脚踝,我妈直接切两片硬币厚的生姜贴在淤青处,火辣辣的感觉过后肿痛消了一大半,现在才知道,这招在中医叫"散瘀通络",比膏药划算多了。
梅雨季节最烦人的不是潮湿,而是浑身黏糊糊的湿气重,这时候就要祭出祖传秘籍:生姜片擦脚底,每天睡前切三片,反复摩擦涌泉穴,睡醒整个人都清爽了,要是嫌麻烦,直接煮姜水泡澡,加点白酒效果翻倍,保证你从里到外暖洋洋。
厨房香料变药引——花椒 别以为花椒只能做麻辣火锅!这红彤彤的小珠子可是温经散寒的高手,我们办公室小刘宫寒严重,我教她每晚抓把花椒煮水泡脚,现在连生理期都能活蹦乱跳上班了,秘诀就在花椒的麻劲儿,能把寒气从脚底抽丝剥茧般拽出来。
老一辈还有个土方子:花椒+粗盐炒热装布袋,电视上看剧时往脖子后一靠,比什么颈椎按摩器都实用,不过要提醒各位,皮肤敏感的朋友记得垫块毛巾,这小家伙脾气有点"爆"。
肉桂不只是调料——树皮里的阳气 超市买调料时别忘了多囤点肉桂,这树皮可是纯阳之品,冬天手脚冰凉的朋友有福了,每天用肉桂粉兑蜂蜜涂掌心,搓热后捂住丹田,坚持半个月你会发现暖气都不用开太足,特别是四十岁往后的老哥们,这个法子比喝十杯枸杞茶都管用。
最近流行的中药肚脐贴,很多都偷偷加了肉桂粉,其实自己动手更简单:肉桂打粉混合吴茱萸,填在肚脐里用胶布固定,三天换一次,专治各种虚寒引起的腹痛腹泻,不过孕妇千万别试,这玩意儿补阳力度堪比小太阳。
路边野草也是宝——透骨草 城郊踏青时别光顾着拍照,那些不起眼的野草可能是治病良方,透骨草就是个典型例子,虽然名字听着吓人,却是风湿骨痛的克星,菜市场卖猪肉的张师傅,胳膊疼得连刀都提不动,采了半个月透骨草捣烂敷患处,现在剁排骨跟切豆腐似的。
这草最绝的是能自己找病灶,哪里经络不通敷哪里就发烫,建议大家晴天去郊外认认长相,叶片细长带绒毛的就是它,采回来晒干碾碎,加醋调成糊状,比进口药膏好用还不贵。
厨房常客的逆袭——桂枝 月桂叶只用来炖肉?太小看它兄弟桂枝了!这细长的枝条可是疏通经络的高手,坐办公室的姐妹们注意了,夏天空调吹得肩颈僵硬,剪几段桂枝煮水,拿毛巾浸透热敷阿是穴,立竿见影的效果能让你听见颈椎"咔哒"解锁的声音。
运动达人更要记住这个:桂枝+红花+伸筋草,三样煮水泡脚,跑完马拉松肌肉酸痛时来一盆,第二天照样活蹦乱跳,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悠着点,这组合补阳功力太猛,小心上火。
古法今用的智慧——药蛋疗法 最后说个懒人必备的妙招:中药煮鸡蛋,艾叶、八角、花椒各抓一把,加水没过鸡蛋,煮熟后敲破蛋壳再焖半小时,每天早晚各吃一个,连续一周,整个人精气神都不一样,特别适合备考的学生党和熬夜加班族,比咖啡续命健康多了。
这些老祖宗的智慧可不是玄学,现代研究也证实外用中药能通过皮肤渗透调节微循环,不过要提醒大家,再好的药材也要对症,皮肤破损或者过敏体质慎用,实在拿不准就去找中医师把脉,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