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张大夫,您说的生鸡内金到底去哪儿买啊?"上周陪老妈去广安门中医院复查,老中医开的药方里又出现了这味药材,看着处方单上"生鸡内金"四个字,我突然想起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了,作为常年穿梭在北京各大中药房的"老药罐子",今天就带大家捋一捋,在京城要买到正宗的生鸡内金,到底该去哪几家信得过的老字号。
藏在胡同里的百年药铺
前门大栅栏的同仁堂老店,二楼角落的玻璃柜里总摆着些"冷门货",上周三上午十点,我亲眼看见店员从樟木箱里取出用油纸包好的鸡内金,每块都带着自然的淡黄色,闻着有股淡淡的腥香。"这是今早刚炮制好的",穿靛蓝布衫的老师傅边说边递来小块样品,"您瞧这断面,细密的蜂窝状才是好货"。
三甲医院药房的"隐藏菜单"
别以为只有同仁堂才有好药材,上个月带父亲去西苑医院抓药时,中药房的刘主任教我了个窍门:"下午三点来,这时候炮制科刚把新货送上来",果然在东直门医院中药房,我见到装着生鸡内金的陶罐就放在戥子秤旁边,每块都切成均匀的柳叶形,表面还留着浅浅的刀痕。
大学教授私藏的"药源地图"
中医药大学的陈教授有次漏嘴说:"我们实验室用的标本都来自两家药行",顺着这条线索,我在雍和宫旁的鹤年堂发现个秘密——每周四下午,他们会把当周新到的药材摆在后院晾晒,那次正好碰上整理鸡内金的小哥,他教我辨认好坏:"摸起来不粘手的是新货,泛青的是陈年旧货"。
老药工传授的鉴别诀窍
在琉璃厂的宏仁堂,遇见退休的老药工老周,他拿起两块鸡内金演示:"正宗的应该像半透明的琥珀,对着光能看到经络纹路,闻着要有股鸡胗特有的焦香,要是有酸味或者刺鼻味,准是硫磺熏过的",说着还教我用手搓搓,"好货搓完手上会留层薄霜"。
意想不到的"隐形冠军"
最意外的发现是在菜市口的天汇中医诊所,他们自制的鸡内金粉装在青花瓷瓶里,每瓶底都沉着几块完整的原材,诊所的王大夫透露:"我们用的是河北运来的当年鸡,都是跟固定养殖场收的,每周二新鲜到货,要的话得提前预订"。
最近跑遍这些地方才发现,买生鸡内金真得像老饕挑食材,同仁堂的货最稳但价格偏高,医院药房性价比高不过要赶时间,鹤年堂适合囤货但得碰运气,建议大家根据需求选:急用去三甲医院,长期调理找老字号,想实惠就盯着大学周边的药铺,记住老周说的:"好鸡内金泡水后会卷成筒状,汤色清亮不浑浊",这才是检验真假的终极标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