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被粉丝问脸上冒痘到底是不是粉瘤,后背鼓包要不要切开,看来大家对"粉瘤"和"痤疮"这两个词真是傻傻分不清楚!作为和痘痘斗争了十年的老选手,今天咱们就来扒清楚这对"难兄难弟"到底哪里不一样。
【先说结论】 痤疮是毛囊发炎的"表面问题",粉瘤是皮下囊肿的"深层隐患",就像路上积水vs地下暗河,看着都是皮肤鼓包,实则天差地别。
出生证明大不同 痤疮aka青春痘,简直就是青春的代名词,它最爱赖在油脂分泌旺盛的T区(额头、鼻子、下巴),专挑毛孔开口处搞事情,特别是那些白头黑头发展成的红肿痘痘,十有八九就是痤疮在作妖。
粉瘤可就神秘多了,医学名叫皮脂腺囊肿,这货像颗定时炸弹藏在皮下,表面看起来可能平平无奇,冷不丁就会在耳后、颈背、臀部这些摩擦多的部位冒出来,有人几年不长,一长就惊心动魄。
外貌协会鉴定法 痤疮像个急性子,红肿痛痒样样俱全,刚冒头时是油腻小颗粒,几天就变成红包,严重时还会组团发展成脓疱结节,挤破后容易留痘印,简直就是皮肤界的"手贱杀手"。
粉瘤走的是闷声发大财路线,外表常伪装成圆形肿物,摸起来像皮下藏着颗花生米,表面可能有个小黑洞(那是被堵的腺体开口),但除非感染否则不痛不痒,最坑的是它会慢慢长大,有人拖到直径5cm才就医!
作案动机全解析 痤疮本质是毛孔堵车事故:角质堆积+油脂过多+细菌开趴,三碰头就炸出炎症,熬夜吃辣、生理期前后都是它的作案高峰期。
粉瘤则是皮脂腺的"自我封闭",本来负责分泌油脂的腺体,突然某天闸门卡死,分泌物越积越多形成囊肿,相当于给皮肤埋了个缓慢充气的气球,外力挤压、局部损伤都可能诱发。
家庭护理红绿灯 对付痤疮要快准狠:早晚用氨基酸洁面,水杨酸点涂闭口,爆痘期直接上夫西地酸,但千万别手贱挤!尤其是危险三角区的痘痘,弄不好会出人命。
发现粉瘤要佛系处理:没感染就别碰它,当个皮下邻居相处,一旦发红肿痛,说明里面在开细菌派对,这时候必须去医院切排,记住千万不敢自行挑破,否则就像拆炸弹剪错线...
就医指南划重点 痤疮轻度患者:刷酸+控油护肤品就能搞定 中重度痤疮:需医院做针清+红蓝光治疗 粉瘤无论大小:只要出现就要手术切除 反复长粉瘤:要查血糖血脂,警惕代谢问题
防患于未然秘籍 战痘士要记住: • 每天用棉片蘸爽肤水二次清洁 • 定期换枕巾(螨虫最爱痤疮脸) • 戒牛奶!高GI食物! 防粉瘤口诀: • 油皮也要保湿(缺水会代偿分泌更多油) • 少穿紧身衣物(摩擦刺激皮脂腺) • 外伤及时消毒(防止腺体堵塞)
说到最后,教大家个简单自测法:摸起来硬邦邦能推动的是粉瘤,痛起来锥心刺骨的是痤疮,不过保险起见,脸上莫名鼓包还是找皮肤科医生照个灯,毕竟皮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