痤疮和青春痘一样吗?皮肤科医生终于说清了!原来这些年都叫错了.

一归堂 2025-05-16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"哎你说这脸上长的痘到底是叫痤疮还是青春痘啊?"闺蜜小琪对着镜子戳了戳下巴上的红疙瘩,这问题我听了至少五年,直到上周陪她去皮肤医院挂号,老教授拿着皮肤镜边照边摇头:"你们年轻人总把这两个词混着用,其实差挺多的..."

被叫错多年的"小名"秘密 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个路人,十有八九都会说"青春痘就是痤疮啊",其实就像"番茄"和"西红柿"的关系,说一样也不算错,但真要抠字眼——青春痘顶多算痤疮家族里的"未成年成员",医学教材上白纸黑字写着:寻常痤疮才是正式病名,那些又红又肿的痘痘只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。

藏在皮肤里的"战争迷雾" 扒开皮肤仔细看,我们脸上其实藏着无数微型火山口,毛囊皮脂腺像个不停冒油的小工厂,青春期雄激素飙升就像给机器踩了油门,过量的皮脂混合脱落的角质细胞,堵在毛孔里就成了闭口粉刺,这时候要是碰上痤疮丙酸杆菌搞事情,就会发展成红肿痛的炎性丘疹,也就是咱们说的"成熟青春痘"。

从黑头到囊肿的进阶之路 别以为痘痘都是青春专利,25岁后还反复长痘的大有人在,皮肤科医生桌上摆着张分级图: 一级:偶尔冒头的白头黑头(像鼻翼两侧的小颗粒) 二级:此起彼伏的小红痘(摸上去刺手的那种) 三级:带脓包的结节痘(按下去会疼的硬块) 四级:连成片的囊肿痘(感觉皮肤下面烂了) 很多人不知道,前胸后背的大片红疹、脖子上的脓肿都属于痤疮范畴,根本不是什么简单的"上火痘"。
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

  1. 挤痘一时爽,感染火葬场 上次看小琪用指甲掐爆额头的痘,第二天整个眼睑都肿成灯泡,真皮层被挤破就像打开细菌入户门,特别危险三角区的痘痘,弄不好会引发颅内感染。

  2. 喝中药调理的迷思 我妈当年逼我喝苦丁茶整三个月,痘痘反而越长越欢,后来才知道,痤疮和内分泌确实有关,但绝不是单纯"排毒"就能解决,雄性激素水平、胰岛素抵抗这些专业指标才是关键。

  3. 护肤品叠罗汉大法 柜台BA推荐的祛痘套餐动辄五六七步,实则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,现在皮肤科更提倡"温和清洁+精准用药"的组合拳,比如早晚用氨基酸洁面,点涂过氧苯甲酰凝胶。

战痘兵法升级指南 ● 轻度痤疮(偶尔冒痘): 含2%水杨酸的精华液定期疏通毛孔,搭配茶树精油点涂,注意睡前一定要卸妆,枕套每周换洗。

● 中度炎症(红肿痘反复): 得上猛药了!阿达帕林凝胶(第三代维A酸)薄涂全脸,刚开始两周可能会脱皮,建立耐受后效果惊人,白天必须防晒,否则容易反黑。

● 重度囊肿(按着发硬的大块痘): 赶紧去医院开口服药,常用的有克拉霉素抗生素,女性还可搭配避孕药调节激素,千万别自行买药膏乱抹,某宝网红祛痘膏很多掺了激素。

吃出来的防痘秘诀 皮肤科门诊墙上贴着食物清单:高GI食物(奶茶、蛋糕)、乳制品、油炸食品堪称痤疮三大杀手,我现在改喝无糖豆浆,零食换成坚果和水果,三个月下来出油量明显减少,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也有帮助,复合维生素片坚持吃半年,皮肤状态会稳定很多。

成年人的痤疮警报 如果过了25岁还在疯狂长痘,可能要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,去年公司体检就查出三个同事睾酮水平偏高,这种伴随月经不调、体毛增多的痤疮,必须妇科和皮肤科联合治疗,还有长期戴口罩闷出的"口罩痘",其实是马拉色菌毛囊炎,和传统痤疮治疗方法完全不同。

终极避坑指南

  1. 不要用手托腮!手上的油脂和细菌是养痘神器
  2. 长痘期间少吃芒果菠萝,果酸会刺激发炎部位
  3. 防晒霜选物理防晒剂(含氧化锌那种),化学防晒可能致痘
  4. 美容院针清适合成熟痘痘,未成熟的硬挤等于毁容
  5. 压力大导致的痘痘,可以试试冥想瑜伽调节皮质醇

看着小琪现在脸上只剩些淡粉色痘印,她终于相信痤疮和青春痘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,就像感冒和肺炎都能引起发烧,但治疗难度天差地别,所以下次再长痘,别急着往脸上糊芦荟胶了,先搞清楚这次来的到底是"粉刺小分队"还是"囊肿大军",对症下药才能打赢这场皮肤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