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私藏!30种家常中药彩图大全,功效一看就懂

一归堂 2025-04-24 科普健康 1608 0
A⁺AA⁻

"妈,这黄芪是不是长虫了?"小时候我盯着药柜里的弯弯根片,总以为中药材都是发霉变质的样子,直到跟着姥爷采药才明白,这些看似"丑兮兮"的干货,其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养生密码,今天带大家认识30种常见中药,看完这篇别再说自己不懂养生!

【补气养血篇】 人参家族堪称中药界的"豪门望族",野山参像皱巴巴的小老头,园参白白胖胖像萝卜,西洋参则是淡黄色的纺锤形,别看它们长相差异大,补气效果却各有千秋,偷偷告诉大家,含服人参片时,舌尖触到甘苦味那刻,才是真正吸收精华的时候。

当归作为"妇科圣药",油润的棕黄色切片带着淡淡香气,记得闺蜜坐月子时,她婆婆每天都要炖当归鸡汤,说是能补血通乳,其实当归搭配黄芪,就是经典的"气血双补汤",特别适合熬夜党。

【清热解毒篇】 金银花可不只是泡茶好看,晒干的灰褐色花朵冲泡后舒展成细长精灵,夏天加冰糖冰镇,比饮料店里的奶茶健康多了,不过要认准未开花的忍冬花蕾,开花后的"银翘"药效可要打折扣。

穿心莲叶片上的白色绒毛像撒了霜,别被它苦得皱眉的模样骗了,对付咽喉肿痛可是一把好手,我们办公室常备穿心莲内酯滴丸,上火喉咙痛时含两粒,比吃消炎药还管用。

【祛湿健脾篇】 茯苓块像云朵般松软,广东人煲汤最爱放几片,去年去云南买普洱茶,发现茶饼里掺着茯苓丁,老板说这样既能吸潮又能健脾,果然劳动人民的智慧了不起。

薏米红豆这对CP简直是湿气重的救星,不过要挑赤小豆不是普通红豆哦!我试过把炒过的薏米当零食嚼,焦香味里带着谷物香,不知不觉就能吃掉大半罐。

【理气安神篇】 陈皮可不是橘子皮晒干那么简单,正宗广陈皮要选柑皮,表面有密密的油室像星星,上次咳嗽老不好,奶奶用陈皮煮水给我泡脚,蒸腾的柑橘香里居然带着丝丝凉意,当晚就睡踏实了。

酸枣仁像迷你版的南瓜子,专治失眠多梦,同事说她妈妈用纱布包着煮水喝,两周就把紊乱的生物钟调回来了,不过新鲜酸枣仁很难保存,药店买的大多是炒制品。

【外用奇兵篇】 艾草的羽状叶片自带治愈系清香,端午挂门前不只是为了应景,我试过用艾叶水泡澡,淡淡的青草味萦绕整晚,第二天后背的痘痘居然消下去不少。

蒲公英简直是野菜界的颜值担当,开着小黄花时是春日野趣,成熟后变成毛茸茸的降落伞,摘回来焯水凉拌,脆生生的茎叶带着微微苦涩,却是天然的消炎利尿剂。

【使用小贴士】

  1. 中药材讲究道地性,就像五常大米和普通米的区别,买党参认准山西产的"狮子盘头",川贝母要选松潘的"观音合掌"。
  2. 储存有门道:枸杞含糖量高要密封冷藏,陈皮需要定期翻晒防霉,人参最好用大米同储防潮。
  3. 配伍禁忌要记牢:人参忌与萝卜同食,否则等于白吃;甘草不能和海藻、大戟搭档,会降低药效。

现在每次路过中药房,看着玻璃罐里各色药材都觉得亲切,那些卷曲的三七、鸡心的黄连、蝴蝶般的蝉蜕,每样都藏着千年智慧,建议大家手机里存张中药图谱,逛市场时遇到不认识的药材拍下来,慢慢积累自己的"百草图鉴",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呢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