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说"脸上突然长了好多红疙瘩,又痛又痒到底是不是痘痘?"其实很多人根本分不清痤疮和毛囊炎的区别,更别提对症治疗了,今天就带大家彻底搞清楚这两种让人头疼的皮肤问题,手把手教你正确处理!
先搞明白你脸上长的到底是啥 很多姐妹对着镜子看到红肿的小疙瘩就以为是普通青春痘,其实大错特错!痤疮(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痘痘)和毛囊炎虽然都是毛囊发炎,但发病原因完全不同,痤疮是毛孔堵成"火山口"后感染痤疮杆菌爆发的,而毛囊炎更像是毛囊被细菌或真菌"偷袭"后的急性感染。
最明显的区别是:痤疮通常会经历白头/黑头粉刺阶段,慢慢发展成红肿痘;而毛囊炎往往是毫无预兆突然冒出来的红色丘疹,按压会有明显刺痛感,如果你发现某些红疙瘩几天就冒白尖,那八成是毛囊炎在作祟。
痤疮治疗就像拆炸弹,得层层突破 对付这种顽固的慢性皮肤病,咱们得打组合拳:
-
日常排雷手册 • 洗面奶别选含皂基的,氨基酸洁面才是真温柔 • 洗脸水温控制在32℃左右,太烫太冷都刺激 • 枕头套每周换洗,螨虫最爱躲在纺织纤维里 • 防晒霜必须天天涂,紫外线会让炎症雪上加霜
-
外用药的正确打开方式 • 初阶选手:宝拉珍选水杨酸精华(晚上用),白天搭配壬二酸面霜 • 中级战场:达芙文阿达帕林凝胶(建立耐受期很重要) • 急救方案:夫西地酸乳膏点涂红肿痘,但连续用不超过7天
-
内服药物要谨慎 • 维生素B族+锌片基础补充(药店就能买) • 中度痤疮需医生开口服抗生素,记得搭配益生菌保护肠胃 • 女性生理期加重的可以考虑短期避孕药调节激素
毛囊炎治疗讲究快准狠 这货来势汹汹但去得也快,关键要对症下药:
-
细菌型毛囊炎(常见于下巴、颈部) • 外用: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(薄涂一层即可) • 严重时配合口服头孢类抗生素 • 注意别用手抠,否则会传染到其他部位
-
真菌型毛囊炎(多发于胸背、头皮) • 酮康唑洗剂当沐浴露用(停留5分钟再冲掉) • 特比萘芬喷雾喷在衣物上消毒 • 内衣裤要用60℃热水烫洗杀菌
那些年踩过的坑千万别再跳
- 针清误区:不是所有红疙瘩都能挤!囊肿型痘痘硬挤只会感染扩散
- 产品陷阱:号称"三天祛痘"的药膏大多含激素,停用就复发
- 饮食禁忌:牛奶咖啡要少喝(IGF-1因子会刺激油脂分泌)
- 护肤顺序:先药后护肤品,间隔15分钟以上
自救小技巧让你少走弯路 • 冰箱常备芦荟胶,突发红肿时厚敷降温 • 茶树精油点涂对轻度毛囊炎超有效 • 生理盐水湿敷能快速镇定爆痘区域 • 定期用棉签蘸酒精消毒手机屏幕(细菌温床!)
最后划重点:如果脸上同时出现两种症状,或者自行处理两周没改善,一定要及时看皮肤科医生!我之前有个粉丝乱用激素药膏导致玫瑰痤疮,这个教训告诉我们——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,记住了吗?科学护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