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冬天见高中闺蜜时,我被她的脸惊得倒吸冷气——原本爱长痘的下巴竟鼓起暗红色肉条,像小蚯蚓似的在皮肤上扭动,她说这都怪自己手贱总抠痘痘,现在每天出门都要厚涂三层遮瑕膏,看着她焦虑地扒拉脸上凸起的疤痕,我才意识到这个困扰千万年轻人的皮肤问题有多可怕。
这些红色肉疙瘩到底是啥? 痤疮后增生性疤痕就像皮肤在吵架后留下的"气性包",当我们挤痘痘时,皮肤底层的纤维组织会过度增殖,形成凸起的红色肿块,摸起来硬邦邦的,阴天还会发痒刺痛,最要命的是它会在毛孔周围疯狂生长,活像月球表面的环形山。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 刚发现疤痕时,闺蜜往脸上糊生姜片,说能消炎,结果辣得满眼泪花,红斑反而更肿了,她还买过某网红祛疤膏,每天涂三次,三个月下来钱花了不老少,疤痕却像发酵的面团越长越大,最离谱的是听信偏方用生土豆片敷脸,半夜爬起来发现土豆早干成皮筋粘在脸上......
真正有效的改善方案
-
黄金修复期别乱来 皮肤科医生告诉她,疤痕形成3个月内是修复黄金期,这时候要停用所有刺激性产品,连洗脸都得用婴儿皂,我监督她把毛巾换成一次性洗脸巾,毕竟反复摩擦会让纤维组织更兴奋。
-
平复凸起有妙招 医用硅酮贴成了救命稻草,那种半透明的凝胶贴片要每天贴12小时,刚开始像糊了层胶水别扭得很,两周后摸着疤痕明显变软,配合着医院开的积雪苷霜,早晚薄涂像在喂皮肤吃冰淇淋。
-
红蓝光的温柔攻势 美容院做的红蓝光疗程意外有效,躺在治疗床上戴着眼罩,暖烘烘的红光照着脸,像是给皮肤做桑拿,坚持一个月,红肿消了大半,那些狰狞的毛细血管终于收敛了。
日常防护比治疗更重要 现在闺蜜出门必带黑胶遮阳伞,紫外线会让疤痕色素沉着变成咖啡色,饮食上戒掉重辣火锅,改喝绿豆百合羹,最绝的是她发明了"疤痕按摩操",用指腹打圈按压硬块,每次按够两百下,说是要把纠结的纤维揉开。
防复发才是终身课题 经历过的人都懂,新生疤痕就像叛逆期小孩,现在她定期去做射频微针,医生说这是给皮肤上"紧箍咒",家里常备着含洋葱提取物的修复精华,那股呛人味道倒是挺提神,最近迷上刮痧板,每晚沿着下颌线轻轻刮,说是疏通经络防止增生。
看着闺蜜脸上逐渐平滑的皮肤,突然想起三年前她因为满脸爆痘躲在家里哭,从烂脸少女到素颜自信,这场与增生疤痕的持久战打了整整18个月,现在的她会笑着撩起刘海露出额头的小淡疤,说这是青春留的特别印章,其实只要找对方法,那些凹凸不平的红色丘陵终会化作平坦大陆,关键要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信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