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你看我这颗痘是不是粉刺性痤疮啊?"其实很多人分不清普通痘痘和粉刺性痤疮的区别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人头疼的皮肤问题到底从哪来的,顺便说点真正管用的防治招数。
皮肤里的"堵车现场" 每天洗脸时摸着脸上凹凸不平的小颗粒,八成就是毛孔在罢工,我们的皮脂腺就像24小时工作的加油站,正常情况下分泌的油脂能顺着毛孔溜出皮肤,但当油脂分泌太猛(比如熬夜追剧、吃油炸食品),加上老废角质赖着不脱落,就等于在毛孔里搞了个"交通事故"——油脂+死皮细胞堵成栓塞,这就是白头粉刺的由来,要是堵得久了接触空气氧化,就会变成黑头粉刺。
毛囊里的"细菌派对" 别以为毛孔堵住就完事了,这相当于给痤疮丙酸杆菌开了场狂欢派对,这些厌氧菌在封闭的毛孔里疯狂繁殖,把皮脂分解成刺激性物质,引发红肿发炎,这时候摸脸还能感受到隐隐作痛的小硬块,其实就是毛囊正在上演"反恐战争"。
激素才是幕后推手 很多姑娘发现生理期前必冒痘,罪魁祸首就是雄激素,它像打了鸡血似的刺激皮脂腺加班产油,特别是压力大、作息乱的时候,身体会分泌更多雄激素,男生因为天生雄激素水平高,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粉刺性痤疮,不过女生也别高兴太早,多囊卵巢综合征同样会让激素失衡。
护肤品里的隐形杀手 柜姐推荐时天花乱坠的护肤品,可能正悄悄闷住你的皮肤,有些面霜、隔离乳含矿物油或羊毛脂,虽然涂上瞬间柔滑,但等于给毛孔盖上保鲜膜,更可怕的是卸妆不彻底,彩妆残留混着油脂堆积毛孔,就像给细菌盖了层棉被。
遗传基因的神秘诅咒 要是爸妈年轻时都是"战痘士",那你中招概率直线上升,研究发现,油性肤质、毛孔粗大这些特征都会遗传,不过别灰心,就算先天拿到烂牌,后天好好护理也能打赢这场持久战。
【自救指南】
- 温和清洁:用氨基酸洁面代替强力皂基,早晚各洗一次足够
- 定期去角质:每周1-2次用泥膜或含水杨酸产品,帮助疏通毛孔
- 戒掉摸脸:手机屏幕比马桶还脏,没事别用手蹭脸
- 饮食调整:牛奶咖啡要少喝,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、菠菜
- 及时就医:如果满脸都是炎症性红痘,别自己瞎折腾,去医院开维A酸类药物
最后说个冷知识:挤粉刺看似痛快,实则可能把细菌挤进更深皮肤层,导致痘印半年都消不掉,下次手痒时想想,留疤容易祛疤难,何必跟自己的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