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脸上长痘千万别挤!"这句话我听了整整五年,从18岁开始爆痘到如今23岁,我的脸颊就像月球表面般坑洼不平,试过各种网红药膏、日本狮王祛痘膏、甚至医院开的抗生素,钱花了不下两万块,痘痘却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长一茬,直到去年暑假遇到那位老中医,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痤疮总是反复发作。
中西医眼里的"青春痘"大不同 西医把痤疮归咎于皮脂腺分泌旺盛+毛囊角化异常+细菌感染,三句话就把问题打发了,而中医把脉时却说:"你这是肝火犯肺,上蒸头面。"当时我差点笑出声,心想这都9012年了还讲五行理论?可当老中医指着我舌苔上的齿痕说"脾虚湿盛",摸着我冰凉的手脚说"阳气不足"时,我突然想起这些年伴随痘痘出现的痛经、怕冷、容易拉肚子这些毛病。
那些年我喝过的中药汤 第一次抓药时我傻眼了:7天的量就要两百多块,砂锅煎药搞得满屋子苦味,黄连6克、生地15克、丹皮10克...看着这些歪歪扭扭的草药名,我偷偷查手机发现都是清热凉血的猛药,喝到第三天果然见效,新长的红肿痘痘蔫了下去,可肚子也开始咕噜咕噜叫,老中医说这是"排毒反应",让我早晚各贴一片自制的石膏倒膜,现在想想,那会儿上厕所确实通畅很多。
让我惊掉下巴的外治秘方 除了内服,老中医还教我个怪招:用艾条熏脸,烟熏火燎的样子像作法似的,但熏完后皮肤出油确实少了,最绝的是耳穴压豆,他在我耳朵上贴了好几个小黑籽,按着耳垂说这里对应内分泌区,刚开始觉得痒,一周后居然发现生理期没长痘!现在我还在坚持用侧柏叶煮水洗脸,那种淡淡的青草味比化学洗面奶安心多了。
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意外收获 上个月同学聚会,发小惊呼我的脸"磨皮了吗",其实秘密藏在药柜里:维生素B6搭配丹参酮胶囊,白天用甲硝唑凝胶点涂,晚上敷中药面膜,但真正改变的是作息——以前凌晨两点还在追剧,现在跟着老中医养成了十点泡脚的习惯,没想到戒掉冰可乐改喝陈皮山楂茶后,不仅痘痘少了,连体重都轻了五斤。
这些坑你别踩! 刚喝中药那会儿,我自以为聪明地把药方晒到小红书,结果被人痛骂"剂量不对会吃死人",后来才知道每个人的方子都要量身定制,就像同样感冒有人用银翘散,有人却要用桂枝汤,还有次偷懶把两天的药量一天喝完,当晚跑厕所三次,吓得再也不敢乱来,最搞笑的是学人家做三伏灸,结果烫伤了水泡,老中医边给我涂紫草油边叹气。
写给正在战"痘"的你 如果你也经历过因为长痘自卑到不敢抬头,能理解那种涂三层遮瑕膏才敢出门的心情,我现在洗脸时还会摸到偶尔冒出的闭口,但已经不再焦虑,中医教会我最宝贵的是整体观念:痘痘只是表象,背后藏着熬夜熬出的肝火,压力大的脾胃虚弱,还有胡吃海喝搞坏的肠道菌群,与其纠结中医药能不能治痤疮,不如把它当成调整生活方式的契机,毕竟,能治好痘痘的从来不是某瓶神药,而是那个愿意为你把脉半小时的老中医,和镜子前认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