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医生你看我这脸到底怎么回事啊?"皮肤科诊室里每天都会上演这样的对话,其实搞清楚自己长的到底是哪种痘痘,比十级美颜滤镜更重要,今天就带大家揭开痤疮家族的神秘面纱,手把手教你辨认脸上的不速之客。
从"小透明"到"大魔王"的进化史 很多集美都以为痘痘就是红肿的小点点,其实人家也是有成长阶段的,刚冒头时可能是个不起眼的小白尖,这时候叫白头粉刺,属于痤疮界的小透明,要是这货突破表皮见了空气,氧化后就变成黑头粉刺,虽然看着更明显了,但还算温和派。
当毛囊开始发炎,就到了丘疹阶段,这时候能摸到硬硬的小凸起,按上去还有点疼,相当于痘痘给你发了张黄牌警告,要是继续不管不顾,炎症加重就会发展成脓疱,表面泛着白光的脓液,活脱脱一个火山口,这时候可别手贱去挤,小心留下坑坑洼洼的月球表面。
藏在皮肤深处的"定时炸弹" 有些痘痘特别会装蒜,外表看着平平无奇,一摸才发现皮下藏着个硬疙瘩,这种结节型痤疮就像埋了颗定时炸弹,更吓人的是囊肿型,摸起来软软的能晃动,但破坏力堪比拆迁队,这两种都属于重度痤疮选手,往往还会组团作案形成聚合性痤疮。
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长痘位置暗藏玄机,眉心鼻周反复冒痘可能是胃火旺,左脸长痘要小心肝功能,下巴频发可能是内分泌在作妖,特别是生理期前后爆发的痘痘,多和激素水平有关,不过也别过度解读,毕竟影响长痘的因素比追星女孩的心情还复杂。
自测指南:对着镜子找线索
- 拿手机原相机怼脸拍,放大看毛孔状态
- 洗完澡后观察出油情况(油光锃亮要警惕)
- 记录月经周期和爆痘时间轴
- 回忆最近饮食作息(奶茶炸鸡虽香,代价很大)
战痘兵法:对号入座才有效 对付白头黑头要注重清洁控油,水杨酸+泥膜是标配,丘疹脓疱阶段得上消炎药膏,夫西地酸和过氧苯甲酰可以安排上,遇到结节囊肿千万别自己瞎折腾,赶紧去医院开维A酸类药物,该刷酸就刷酸,该吃抗生素就听话吃药。
那些年我们一起踩过的坑 挤痘痘一时爽,留疤火葬场不是开玩笑,有人把闭口当脂肪粒猛搓,结果越搓越严重,还有人把玫瑰痤疮当普通痘痘治,结果皮肤越来越敏感,最离谱的是相信偏方往脸上抹牙膏、涂酱油,简直是在伤口上撒盐。
终极防护攻略 晨起睡前两次洗脸就够了,洗太勤反而伤屏障,防晒必须安排上,紫外线会让痘印变黑印,定期换枕巾比买贵妇护肤品管用,手别闲着老摸脸,压力大的时候试试冥想,比熬夜追剧强百倍。
记住痘痘不是一夜之间蹦出来的,也不可能三天就消失,分辨类型是为了精准打击,但真遇上顽固分子,还是得乖乖听医生的话,毕竟皮肤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,好好伺候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