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天呐!下巴怎么突然冒出一片小颗粒?""鼻子上的白头到底能不能挤?""脸颊红肿痛的大包到底是啥?"十个人里有八个都分不清脸上这些小麻烦的区别,作为被皮肤问题困扰十年的资深"战痘士",今天咱们就来场刨根问底的分辨大会!
【第一回合:认清粉刺家族】 说起粉刺,其实就像皮肤里的"地下工作者",那些藏在毛孔里不出来的,就是大家常说的闭口(闭合性粉刺),摸起来糙糙的,在阳光下会看到白色小凸起,像撒了一层芝麻粒,特别是额头、下巴这些T区高发地带,远看可能不明显,近看能逼死强迫症。
而冒头的粉刺分两种:黑头是毛孔里的油脂氧化后形成的"黑炭",白头则是还没来得及见光的新鲜油脂团,别以为挤出来就完事了,这相当于拆了炸弹引信——弄不好就会引发红肿发炎!
【第二回合:解密闭口真身】 闭口堪称皮肤界的"潜伏者",不红不肿不痛,就是摸着硌手,最阴险的是它经常成片出现,在灯光下会出现集体反光,很多姑娘以为是脂肪粒,其实两者大不同:脂肪粒是白色小囊肿,而闭口属于毛孔堵塞问题。
重点注意!闭口最喜欢在换季时搞事情,尤其是从油皮突然转干皮的时候,这时候皮肤代谢跟不上节奏,老废角质全堵在毛孔门口开茶话会,里面油脂出不来,外面护肤品进不去,卡在中间就成了闭口。
【第三回合:正视痤疮威力】 痤疮可不是闹着玩的,这是皮肤发出的红色警报!当粉刺遇上细菌感染,就会升级为红肿痘痘,摸起来烫手还疼,有些顶部还会有小白脓点,这就是典型的炎性痤疮,要是硬挤或者乱扣,很容易留下痘印甚至痘坑。
结节型痤疮更吓人,摸起来像皮下埋了颗石头,又肿又痛还不冒白头,囊肿型痤疮直接能在皮肤里养出"脓肿公寓",这种程度必须看医生了,带"痤疮"字样的都属于皮肤病范畴,不是普通护肤能解决的。
【终极对决:三兄弟大比拼】 闭口是没发炎的毛孔堵塞,粉刺是油脂+角质的混合物,痤疮是已经发炎的皮肤疾病,就像交通灯一样,闭口是黄灯警告,粉刺开始堵车,痤疮就是追尾事故现场。
处理方法也完全不同:闭口需要温和疏通(水杨酸类护肤品),粉刺可以适度清理(不要用撕拉面膜!),痤疮必须药物介入(夫西地酸/过氧苯甲酰),最要命的是很多人把闭口当痤疮处理,狂刷酸导致皮肤屏障受损,简直是灾难现场。
最后划重点:分不清的时候拍照记录!连续三天同一位置反复长,赶紧去皮肤科做VISIA检测,那些说"喝中药就能好"的偏方号,看看他们有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再说,毕竟脸只有一张,别拿皮肤健康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