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阵子我去同仁堂抓中药,顺手摸了下当归片,手指头立马泛着股刺鼻的酸味——这味儿老药工都懂,八成是遇上"硫磺党"了,现在市面上三成中药材都带着硫磺熏制的痕迹,别说咱们消费者看着心慌,就连老中医开方子都得掂量三分,今天咱就掰开揉碎讲讲,碰上含硫中药材该怎么自救!
【第一趴】硫磺到底是敌是友? 走在中药房门口总能闻到股呛鼻子的"臭鸡蛋"味,这就是硫磺在搞鬼,其实古人用硫磺熏药材本是为防虫防腐,就像咱们往咸菜缸里撒盐,但如今有些商家为让药材卖相好看,动不动熏上72小时,导致二氧化硫超标几十倍,轻则上火喉咙痛,重则损伤肝肾功能,长期吃等于给身体埋雷。
不过也别一竿子打死,药典允许每公斤药材含不超过150毫克二氧化硫,关键要分清"必要防腐"和"过度熏硫",就像炒菜放味精适量提鲜,倒半瓶就成了毒药。
【第二趴】五招鉴别硫磺中药 ① 看颜值:雪白透亮的百合、黄芪要警惕,天然晒干的应该带点淡黄色 ② 闻气味:凑近猛吸一口,刺鼻酸涩的就是硫磺味,正常草药应有清香 ③ 搓手感:硫熏过的药材发黏易染色,天然药材表面干爽 ④ 泡水测:枸杞抓一把泡水,水面飘油膜、水变浑浊的大概率含硫 ⑤ 尝味道:硫磺熏过的喝着发酸,像咬到生锈铁钉的感觉
上个月我帮邻居王婶验她买的银耳,外表白得发光,泡水后水面浮着层油膜,煮出来的汤还有股化学味,这种货色直接进黑名单!
【第三扒】救命洗硫三板斧 要是不幸买到含硫货,别急着扔,试试这三招急救: ❶ 流水冲洗法:像洗蔬菜一样,水龙头开到最大冲半小时,实测能去掉40%二氧化硫 ❷ 碱水浸泡术:盆里放10克小苏打,温水化开后泡药材20分钟,硫磺遇碱会现形 ❸ 日光浴疗法:摊开在竹筛里暴晒三天,紫外线能分解部分残留(阴雨天用烤箱低温烘干)
去年我收拾药柜时翻出包陈皮,一股子酸味熏得脑仁疼,按上述方法处理后,虽然颜色变深,但总算找回熟悉的辛香,不过抢救成功率也就六成,实在严重的还是建议弃疗。
【第四趴】老药工私藏避坑经 ① 认准GMP认证厂家:正规药企车间有脱硫设备,小作坊才玩猫腻 ② 盯着道地产地:云南茯苓、甘肃当归这些地理标志产品相对靠谱 ③ 特殊季节下手:每年新货上市时(春秋两季)硫熏最少 ④ 选丑不选靓:带斑点、色泽自然的反而安全,完美无瑕必可疑 ⑤ 记牢黑名单:山药、百合、龙眼肉、玫瑰花这些娇气药材最易中招
上周陪老妈去买川贝,柜台摆着两罐:一罐雪白透亮标价280,另一罐带黄斑的卖160,果断选便宜的,后来老师傅说带斑的才是松潘县正宗野生货,白白净净的反倒是硫熏货。
【终极忠告】 与其事后补救,不如事前擦亮眼,建议大家常备二氧化硫检测试剂盒(某宝20块包邮),遇到可疑药材随手测,记住三个底线:太香的不买、太艳的不要、太便宜的小心,毕竟吃进嘴里的东西,可不能光图便宜!
最后唠叨一句:发现硫超标严重的药材,直接拨打12315举报!咱们较真不为别的,就为让良心药商能好好活下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