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看见食堂里戴口罩的兄弟姐妹,一问十有八九是在为脸上的痘痘发愁,作为曾经满脸爆痘的过来人,太懂那种涂着厚重粉底还是遮不住红疙瘩的社死瞬间了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成都大学生最容易踩的祛痘坑,以及真正有用的解决方法。
【川渝娃儿的痛:火锅奶茶背后的真相】 上周和室友撸串时发现个奇怪现象——重庆同学吃辣不长痘,我们成都崽儿喝碗红糖冰粉都能冒闭口,其实罪魁祸首不是辣椒本身,而是火锅配菜里的高油高糖,记得去年军训,我们连队四川仔儿天天偷吃兔头,结果集体爆痘的反而是我们这些只敢喝清汤锅的"养生党",后来才知道,奶茶里的奶精、蛋糕房里的奶油泡芙,这些高GI食物才是致痘元凶。
【熬夜冠军的烂脸代价】 成天标榜"夜猫子"的同学们注意了!上个月陪计算机院卷王赶ddl,眼睁睁看着他从凌晨两点开始疯狂冒白头痘,我们川大图书馆半夜的灯光下,多少张年轻面孔正在分泌旺盛油脂,更可怕的是很多人熬完夜直接躺平睡觉,枕头上的螨虫和手机屏幕的细菌,简直是在给痤疮办狂欢派对。
【那些年我们信过的偏方】 刚上大学那会儿,寝室流传着各种奇葩祛痘法:拿酒精消毒针挑痘、用牙膏敷脸、甚至往洗面奶里加白糖,最离谱的是隔壁班男生听信"已婚人士不长痘"的谣言,偷摘宿舍阿姨晒的婚被来盖...现在想想真是作死,这些操作不仅没用,还容易留疤甚至引发感染。
【华西医生不会告诉你的事】 去年挂急诊时意外发现皮肤科宝藏医生,他告诉我三个关键点:①早晚各洗一次脸足够,过度清洁反而破坏屏障;②防晒霜比遮阳帽管用,紫外线会加重炎症;③药膏要像涂眼霜那样点涂,别全脸糊墙,特别推荐四川省医院的夫西地酸乳膏,对红肿痘堪称一夜见效。
【吃货的自救指南】 在成都读书怎能不吃?分享我的私藏食谱:早餐把豆浆换成无糖酸奶+蓝莓,午餐多加一份绿叶菜,晚餐把冒菜锅里的牛油换成番茄锅,零食柜常备冻干草莓和原味坚果,嘴馋时啃根玉米比薯片强百倍,坚持一个月,你会发现皮肤出油量明显减少。
【藏在校园里的免费资源】 很多同学不知道,川大华西校区每周三下午有皮肤义诊,华西口腔的正畸科做针清只要挂号费,江安图书馆二楼的健康宣传栏每月更新祛痘知识,体育馆器材室能借到专业的细胞夹(记得消毒),最重要的是校医院周五上午有皮肤科专家坐诊,30块钱就能开到正规药膏。
【学渣的抗痘时间管理】 当年为了治痘,我把追剧时间改成睡前护肤流程:6点下课→7点吃饭→8点操场散步→9点洗澡→10点涂药,周末雷打不动去望江楼旁的健身房出汗,三个月后不仅痘痘少了,体测成绩也提高了,记住千万别用手托脸,上课记笔记时笔尖朝上,这些小习惯能避免交叉感染。
【战痘心态更重要】 见过因为长痘不敢抬头的姑娘,也见过把痘印当勋章的酷盖,去年迎新晚会,主持人脸上明显的痘坑反而成了个人特色,重要的是学会和自己的皮肤和解,接受治疗期间的反复过程,就像江安河的水慢慢变清澈,好皮肤真的需要时间。
最后划重点:严重痤疮一定要及时就医,别信微商的排毒套餐,成都各大医院皮肤科都有针对学生的绿色通道,华西、省医院、市二医院都是不错的选择,那些年我们踩过的雷,希望能帮后来人少走弯路,毕竟青春不该被痘痘困住,蓉城的银杏黄了又绿,你的脸值得和锦鲤池的荷花一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