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皮肤是痤疮吗?皮肤科医生教你分辨3大差异

一归堂 2025-05-15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鸡皮肤和痤疮,到底是啥?

先别急着下结论,咱得先搞清楚这两个家伙的“身世”。

鸡皮肤(毛周角化症)
鸡皮肤的学名是“毛周角化症”,听起来挺高大上,其实就是毛囊周围的角质层太厚,把毛孔堵死了,导致皮肤表面摸起来像砂纸,还能看见一颗颗暗红色或肤色的小凸起,像鸡皮一样。

  • 高发部位:手臂外侧、大腿、臀部,偶尔也会出现在脸颊两侧。
  • 特点:不痛不痒(除非手贱去抠),冬天更明显,跟干燥天气关系大。
  • 原因:遗传+皮肤干燥+角质代谢异常,说白了就是皮肤“堵车”了。

痤疮(痘痘)
痤疮嘛,大家熟得很,就是毛孔被油脂、死皮堵住后,细菌在里面开派对,引发红肿、发炎,甚至变成脓包。

  • 高发部位:脸、胸背这些油脂分泌旺盛的地方。
  • 特点:红肿痛痒,严重时会留下痘印痘坑,让人想剁手。
  • 原因:油脂过多+角质堆积+细菌感染+激素作祟(比如熬夜、吃辣)。

3招分辨鸡皮肤和痤疮,别再搞混了!

很多人分不清这两者,其实看准下面几点,一眼就能辨别:

长相不同

  • 鸡皮肤:小颗粒颜色偏淡,接近肤色或暗红,摸起来粗糙,但不会发红肿胀。
  • 痤疮:红疙瘩、白头、黑头,甚至带脓,摸起来疼,还会反复冒。

手感差异

  • 鸡皮肤:摸起来像磨砂纸,颗粒感强,但不疼不痒(除非你挠破)。
  • 痤疮:按下去会痛,尤其是红肿痘,碰一下都酸爽。

发病原因

  • 鸡皮肤:天生角质厚+干燥,属于“物理堵塞”,跟油脂关系不大。
  • 痤疮:油脂分泌多+细菌感染,属于“化学+生物堵塞”,炎症反应明显。

为什么有人会混淆它们?

  1. 长得像:两者都可能表现为小颗粒,尤其轻度痤疮和鸡皮肤混在一起时,确实容易看走眼。
  2. 位置重叠:鸡皮肤可能出现在脸颊,痤疮也可能长在手臂,万一赶上干燥季节,更容易混淆。
  3. 护理误区:有人用祛痘产品猛擦鸡皮肤,结果越擦越干;也有人给痤疮涂润肤霜,油上加油。

对症下药,别再乱折腾!

既然不是一回事,那处理方法肯定也不同。

鸡皮肤的正确打开方式

  1. 温和去角质:用含尿素、水杨酸的身体乳,帮助软化角质(别天天用,一周1-2次足够)。
  2. 保湿锁水:鸡皮肤怕干,洗完澡趁毛孔张开赶紧涂乳液,锁住水分。
  3. 别手贱:抠完会变成小红点,搞不好还留疤!

痤疮的自救指南

  1. 控油+消炎:用含壬二酸、过氧苯甲酰的药膏,抑制油脂和杀菌。
  2. 别挤痘痘:手上细菌多,挤了容易留疤,严重可能烂脸。
  3. 调整作息:熬夜、吃甜食会让激素飙升,痘痘疯狂冒。

终极总结:别让误会害了你!

鸡皮肤≠痤疮,一个是角质堵车,一个是油脂暴动,分不清的话,乱用药只会雪上加霜——比如用酸类产品猛搓鸡皮肤,可能会烂脸;给痤疮狂补油,分分钟变油田。

最后划重点

  • 如果颗粒不红不肿,摸起来糙,大概率是鸡皮肤,乖乖保湿+适度去角质。
  • 如果又红又肿还疼,赶紧用祛痘产品,严重的话去看医生!

皮肤问题别靠猜,对症下手才是真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