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朋友圈被一条新闻刷屏了——国家药监局把痤疮治疗明确划入医疗美容项目,这意味着什么?以后挤个痘痘都得去正规医院了?作为十年抗痘老玩家,今天咱们掰开揉碎聊点实在的。
政策落地,美容院再也不能"偷偷治痘"了
以前很多姐妹都遇到过这种情况:走进美容院想做个小气泡清洁,结果顾问疯狂推销"专业祛痘套餐",现在政策一出,这些打着擦边球的操作算是踩红线了,根据新规,只要涉及痤疮治疗(包括但不限于针清、刷酸、光疗),都必须由持证医师在医疗机构开展,说白了,以后谁敢说"我们这祛痘很专业",直接甩出政策文件怼回去就行。
这里要划重点:普通生活美容院能做的只有基础清洁护理,连粉刺针都不能碰!那些藏在写字楼里的"皮肤管理工作室",要是敢偷偷用医用药膏治痘,已经属于违法行医了,建议大家进店前先瞄一眼墙上的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,没有的话转身就走别犹豫。
医美治痘三大主流方案,钱要花在刀刃上
既然都要去医院了,咱们得先搞清楚哪些治疗值得掏腰包,目前公立医院常开的痤疮医美项目主要有三类:
-
化学换肤(果酸/水杨酸)
适合:闭口粉刺多、毛孔堵塞严重
避雷:浓度不是越高越好,新手建议从20%果酸开始试,做完三天脸会脱皮泛红,重要约会前别折腾 -
红蓝光/光子嫩肤
适合:炎症性红肿痘痘
真相:对新鲜痘印效果明显,陈年老疤别浪费钱,做一次至少200+,一周不能化妆,上班族得算好恢复期 -
针清+药物联合治疗
适合:囊肿型重度痤疮
血泪经验:针清当时爽,但手法不专业会留坑!一定要找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,清完立刻冰敷镇静,配合夫西地酸药膏才有效
警惕这些"伪医美"陷阱,别当冤大头
政策出台后,反而有些机构玩起了文字游戏,比如把"控油祛痘护理"包装成"痤疮管理项目",实际就是用洗面奶洗个脸,记住这几个鉴别要点:
- 凡是承诺"根治痘痘"的都在扯淡
- 正规治疗方案都会先拍照建档
- 三甲医院单次治疗不超过500元(北上广除外)
- 术后必须开修复类产品的都是套路
我有个姐妹就被某网红诊所忽悠做了"价值6888的痘肌深度调理",结果就是敷了半小时冻干粉,后来去皮肤科花198做个红蓝光就好了大半,这差价够买十支神仙水了。
日常维稳才是真功夫,别把医院当美容院
说实话,与其纠结选哪家医美机构,不如把功夫下在平时,我坚持三年的护肤routine分享给你们:
- 晨间:氨基酸洁面→维生素B5精华→防晒霜(全年无休)
- 夜间:卸妆油按摩→可复美类人胶原蛋白敷料→薄涂阿达帕林
- 爆痘期:白天用甲硝唑凝胶点涂,晚上厚敷芙清面膜
- 饮食:戒奶茶!戒牛奶!每天两勺亚麻籽油+猕猴桃
特别提醒:生理期前一周狂冒痘是正常的,别手贱抠!这时候去医院打长效避孕药(如优思明)比做什么医美都管用,亲测三年没复发。
最后说句大实话
政策收紧确实能淘汰一批黑心机构,但公立医院皮肤科常年排队两小时起跳也是事实,我个人的经验是:轻度痘肌做好家庭护理,中度发作时去社区医院开药,只有那种疼到睡不着的囊肿痘才值得专门跑趟医美,毕竟咱的脸不是试验田,理性种草才能少走弯路。
对了,最近发现个冷门神器——医用射频仪对凹陷性痘疤意外有效,不过这是题外话了,总之记住,治痘没有捷径,与其迷信万元项目,不如先改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