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药乡的守护者—亳州中药饮片协会如何扛起中药产业大旗?

一归堂 2025-04-24 科普健康 1606 0
A⁺AA⁻

"走遍全国药市,不如亳州一站",这句在医药圈流传甚广的顺口溜,道出了安徽亳州在中国中药产业中的江湖地位,而在这个年交易额超千亿元的"中华药都"背后,有个低调却至关重要的组织——亳州中药饮片协会,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,这个成立于2015年的协会,到底是怎么带着亳州药企"抱团取暖",把中药饮片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的。

从"草根"到"正规军"的蜕变之路

要说亳州中药饮片协会的故事,得先从当地药商的"觉醒"说起,上世纪90年代,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已经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,但当时的场景用老药商的话说就是"麻袋装药、地摊交易",2013年国家开始严打中药饮片质量,亳州突然成了"重灾区"——全年抽检不合格率高达38%,吓得不少采购商掉头就走。

这时候协会的成立就像场及时雨,现任会长王伟还记得,2015年第一次会员大会时,300多个座位挤进了500多人,很多企业代表站着听完全场。"当时大家就一个想法:再不抱团就得被市场淘汰!"协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《亳州中药饮片自律公约》,把炮制工艺、硫磺熏蒸这些"潜规则"摆到台面上讨论。

给中药饮片发"身份证"的人

现在走进亳州任何一家规模以上饮片厂,都能看到贴着二维码的包装箱,这主意就是协会琢磨出来的,他们联合高校开发了追溯系统,从药材种植到成品出厂,每个环节扫码就能查,康美药业质检部的老张说:"以前客户要查检测报告得翻半天档案,现在手机一扫全搞定。"

更绝的是协会搞的"飞行检查",他们组织退休老药师组成"银发督查队",不定期突击检查会员企业,去年光查处的劣质药材就有30多吨,直接在涡河码头公开销毁,这种"自曝家丑"的做法虽然肉疼,但让亳州中药在广交会上拿下了韩国、东南亚的大订单。

破解"小散乱"困局的妙招

亳州有句话叫"祖传手艺不能丢,单打独斗没出路",协会最聪明的招数就是推动产业集群升级,他们把分散的小作坊整合成"共享工厂",统一采购烘干机、色选机这些贵家伙,光设备成本就让小企业省了三四成,现在谯城区的"中药饮片产业园"里,连锅炉房都是几家共用的。

电商转型这块更是玩出了新花样,协会专门成立了直播电商孵化中心,请来杭州的网红教药商们"带货",去年双十一,亳州中药饮片在抖音上的销售额同比翻了五倍,黄芪、当归这些"老伙计"居然卖成了网红产品,有家祖传三代做丹皮的店铺,现在直播间粉丝都比实体店顾客多。

传统技艺遇上高科技

在亳州中药饮片协会的实验室里,摆着台看起来像微波炉的"智能炒药机",这是他们和中科院合作研发的新玩意儿,温度、火候都能精确控制,老炮制师傅李大爷刚开始还嘀咕:"机器炒的能比得上我四十年的手感?"结果对比试验显示,板蓝根的有效成分含量反而提升了12%。

区块链的应用更是让人眼前一亮,现在亳州产的中药饮片,从地里挖出来就开始上链,运输路线、温湿度监控全都记录在案,广州某药企的采购总监算了笔账:"用区块链溯源后,我们的验收成本降了40%,退货率少了三分之二。"

带着老乡闯世界

去年秋天,亳州中药饮片协会带着20多家企业去德国参展,别人展台上摆的是精致包装的保健品,他们却现场支起铜锅演示古法炮制,熬阿胶时拉出的"挂旗"(阿胶冷却后形成的透光薄片),直接把德国药商看呆了,展会还没结束,就有企业拿到了欧盟的注册认证。

协会也没闲着,他们牵头制定了《亳州中药饮片团体标准》,把芍药苷、丹皮酚这些关键指标定得比国标还严,现在全国各地的药店都知道,贴着"亳标"的饮片,闭着眼睛买都不会错。

站在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的观景台上往下看,满载着当归、党参的货车依然川流不息,不过现在的交易方式早已今非昔比——电子大屏滚动着实时价格,跨境电商的接单提示音此起彼伏,亳州中药饮片协会就像个"大家长",既守着老祖宗的规矩,又带着乡亲们摸着石头过河,最近他们又在筹备"中药元宇宙"项目,打算把三千年的炮制技艺搬进虚拟世界,看来这剂"传统+科技"的良方,还真让千年药乡焕发了新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