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芪、当归、枸杞.这些家常中药藏着多少养生密码?看完这篇全懂了!

一归堂 2025-04-24 科普健康 1610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身边朋友念叨"保温杯里泡枸杞",还有人煮汤必放黄芪当归,其实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智慧早就融进咱们生活里了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那些厨房里常见的中药宝贝到底有啥神奇之处。

【黄芪:厨房里的补气高手】 上次去菜市场看见卖药材的摊位上堆着大片黄白色的黄芪,老板说这是"气虚人的小救星",仔细一问才知道,这长得像鸡爪子的药材居然能补肺气、健脾胃,隔壁王婶就爱用它煮鸡汤,她说自从生了孩子总感觉喘不上气,喝了两个月黄芪汤,爬楼梯都不喘了,不过要提醒体质偏热的朋友,黄芪虽好别天天喝,配上几颗红枣中和才稳妥。

【当归:女人一生的闺蜜】 说起当归我就想起《甄嬛传》里娘娘们喝的四物汤,这黑褐色的药材可是妇科圣品,既能活血又能补血,我同事小林每次痛经都偷偷泡当归水,她说比红糖水管用多了,但老中医叮嘱过,怀孕的姐妹千万别碰,产后想调理的话倒是可以和黄芪搭着吃,最有意思的是当归炖羊肉,腥膻味全被药香盖住,连我家挑食的娃都多吃了一碗。

【枸杞:明目养颜的百搭王】 办公室抽屉里十有八九能找到枸杞罐子,这小红果儿确实神通广大,张姐每天抓一把泡茶,说是看电脑久了眼睛不干涩;李哥拿它配菊花降压,赵阿姨用来炖银耳羹美容,不过行家说真正好的枸杞是偏暗红的,太鲜亮的可能硫磺熏过,记得要用温水泡,开水会破坏营养,这点可别搞错。

【陈皮:橘子皮的大变身】 小时候总觉得奶奶攒着橘皮晾干是抠门,原来这皱巴巴的陈皮这么金贵,广东人煲汤必放两三片,不仅能去腥还能理气化痰,上个月感冒咳嗽,我妈用陈皮加雪梨煮水,那股清香把痰都化开了,但要记住越陈越好,三年以上的才算正品,新橘子皮晒干只能叫果皮。

【茯苓:湿气重的克星】 南方朋友对茯苓肯定不陌生,梅雨季节祛湿全靠它,这白白的像松茸的药材能健脾利水,炒薏米的时候加些茯苓粉,祛湿效果翻倍,我试过用茯苓打豆浆,淡淡的甜味特别清爽,不过阴虚火旺的人要少吃,不然容易口干舌燥。

【山楂:消食界的扛把子】 过年时亲戚送的糖葫芦插着满天星,其实山楂不仅是零食更是良药,大鱼大肉吃多了,煮碗山楂苹果水,胃胀立马缓解,楼下早餐店卖的山楂糕看着诱人,但新鲜山楂才能消脂,药店买的焦山楂才是正经消食丹,不过胃酸多的朋友悠着点,当心返酸。

【金银花:上火人的灭火器】 夏天必备的金银花露,其实是忍冬的花苞做的,喉咙痛的时候抓一把泡浓茶,清热解毒比凉茶管用,但这东西性寒,手脚冰凉的姑娘别跟风喝,我学了个妙招:金银花+薄荷叶+柠檬片,冰镇后就是天然提神饮料。

【甘草:中药界的和事佬】 别看甘草甜得像糖果,人家可是调和诸药的关键先生,熬中药时加几片,能把各种猛药的脾气捋顺了,不过单吃甘草容易水肿,我试过用它煮枇杷膏,润肺效果确实好,但高血压患者要小心,过量会引起血压波动。

说了这么多,其实中药养生讲究个"润物细无声",别指望喝两天就能治百病,关键是摸清自己的体质,就像交朋友得日久见人心,建议大家找正规中医把脉后再对症调理,毕竟甲之蜜糖乙之砒霜,平时把这些小药材当成食材来用,慢慢调养才是正道,你家厨房还藏着哪些中药宝贝?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独家秘方!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