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",这两天走在街头,明显感觉到空气里裹着潮热,衬衫后背总是黏糊糊的,老话说"立夏养好心,无病一身轻",这时候最该喝点什么中药茶呢?作为研究中医食疗多年的从业者,我发现身边懂行的朋友都在悄悄煮这几样宝贝。
为什么立夏要喝中药茶?
前几天给邻居王阿姨送艾草香囊,发现她家灶台上正炖着乌黑的汤药。"这是在喝三豆饮呢,最近总感觉胸口闷得慌。"王阿姨撩开鬓角的汗珠说道,其实像她这样自觉调理的人不在少数,毕竟立夏后气温直线上升,雨水增多,人就像放在蒸笼里的包子——内外都受潮热夹击。
中医讲究"春夏养阳",这时候喝对中药茶,既能化解积存的湿气,又能预防暑热伤身,我特意整理了老中医祖父留下的手札,发现里面记载的立夏饮品都紧扣"清心火、祛湿邪、护脾胃"三大要点。
厨房里就能找到的养生法宝
荷叶山楂饮:刮油高手的秘密 菜市场3块钱一大张的荷叶,配上几片晒干的山楂,就能煮出比奶茶更健康的消暑神器,上周去闺蜜家做客,她5岁的儿子正抱着玻璃罐猛喝:"妈妈说喝了这个肚子就不会咕噜叫。"原来小朋友积食腹胀,这杯茶竟成了救星。
做法再简单不过:干荷叶撕成小块,加3片山楂、5颗决明子,沸水焖泡20分钟,记得要趁热喝,凉了反而伤胃,连续喝三天,你会发现早上起床时嘴巴不再粘腻,上厕所也通畅许多。
竹叶甘草茶:心静自然凉的秘诀 写字楼里敲代码的小李总抱怨空调房待久了心慌,我给他支了个招:抓一把淡竹叶,加两片炙甘草,保温杯里泡着当水喝,没想到两周后他发消息说"午休终于不着冷汗了"。
这组合看似普通,实则暗藏玄机,淡竹叶能导心火从小便出,搭配甘草调和药性,特别适合对着电脑久坐、虚火上头的年轻人,建议用80℃温水冲泡,保留药材活性成分。
薄荷佩兰茶:唤醒沉睡的脾胃 菜场角落卖草药的大爷教我个妙方:新鲜薄荷洗净,配上3克佩兰,开水一冲满室清香,上周末家里炖了羊肉锅,吃多了腹胀难受,赶紧泡了杯这个茶,果然半盏下肚,打嗝都是薄荷的清凉味,肠胃顿时轻松许多。
这类芳香化湿的茶饮最好现泡现喝,放久了挥发油流失就没效果了,建议饭后半小时饮用,既能解腻又不会刺激空腹的胃。
药店能买到的经典配伍
五味消毒饮:痘痘肌的夏日救星 社区药房的刘医师透露,每到立夏金银花、野菊花的销量就翻倍,年轻人熬夜追剧脸上爆痘,其实可以试试这个百年古方:金银花10克、野菊花5克、蒲公英5克、紫花地丁5克、天葵子3克,别被名字吓到,这只是清热解毒的加强版凉茶。
我自己试过连喝三天,原本红肿的下巴痘居然瘪下去了,但要注意这剂药性偏寒,体寒的人要加生姜平衡,或者把野菊花换成杭白菊。
参斛饮:加班族的元气充电宝 公司财务主管最近总捧着个绛紫色的保温杯,凑近一看是西洋参片配石斛,她说这个搭配是老中医给的私房方,既能补气又不上火,确实,西洋参3克、石斛5克、麦冬5克的组合,特别适合说话多、熬夜后的口干舌燥。
建议上午十点当茶饮,下午四点再加一次,如果觉得味道寡淡,可以加点枸杞调味,但感冒发烧期间千万别碰,不然就像给火上浇油。
喝中药茶的三大避坑指南
-
别当水牛猛灌 上个月同学聚会遇到多年未见的张同学,脸色蜡黄满脸痘,一问才知道他听说苦瓜茶好,每天两大壶往肚子里灌,结果苦寒伤胃,吃啥都没胃口,记住任何养生茶都要适量,每天1-2杯足够。
-
体质不同配方变 同样是湿气重,南方人和北方人调理重点不同,去年给重庆的表姐寄祛湿茶,特意去掉了茯苓加大薏仁量,因为当地潮湿更需要利水渗湿,建议大家先找中医师辨明体质,别盲目跟风网红配方。
-
避开金属容器 前阵子我妈图省事,直接把中药茶倒在不锈钢保温杯里,结果第二天发现茶汤发黑,口感发涩,其实很多中药材含有鞣酸,与金属接触容易产生化学反应,最好用陶瓷或玻璃器皿,实在要用保温杯就选316医用不锈钢材质。
代代相传的立夏食俗智慧
想起小时候立夏那天,奶奶总会摘来青嫩的蚕豆,加上咸肉炖汤,她说"立夏尝新三件宝:樱桃、青梅、蚕豆好",现在想来,这些应季食材本身就有健脾开胃的作用,再配上合适的药茶,才是完整的养生之道。
最近晨练时认识位陈伯,他坚持立夏喝莲子心茶二十年。"刚开始觉得苦,喝惯了反而离不开。"老人拍拍胸脯,中气十足地说,或许这就是节气养生的真谛——不需要名贵补品,关键在于顺应天时,持之以恒。
窗外的梧桐叶已经巴掌大了,街边冷饮店排起长队,在这个冰可乐和奶茶横行的季节,不妨给自己煮杯温热的中药茶,当第一口茶香漫过舌尖,你会突然明白:老祖宗说的"治未病",其实就是让我们在合适的时候,用合适的方式疼爱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