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问我脸上冒痘了还能不能吃火锅,特别是涮毛肚时那勺红油辣子到底会不会雪上加霜,要说这痤疮和辣椒的恩怨情仇,可不是简单的"能吃"或"不能吃"能概括的,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长痘期间吃大椒的那些门道。
其实咱们说的大椒就是青椒,不过很多人会把彩椒、甜椒都算进去,先别急着下结论,你发现没?川渝地区满大街火锅店,姑娘们照样皮肤透亮,而北方人顿顿大葱蘸酱,爆痘的也不少,这说明长痘这事儿真不能全赖辣椒。
要搞清楚这个问题,得先知道痘痘是怎么来的,皮肤下面有个叫皮脂腺的小工厂,每天忙着生产油脂,当毛孔被堵死,油脂出不来,加上细菌感染,就会鼓起红肿的小山包,这时候很多人觉得辣椒会火上浇油,其实是冤枉它了,真正该警惕的是高糖奶茶、油炸薯条这些隐形杀手,它们才是刺激皮脂分泌的元凶。
不过话说回来,大椒也不是完全无辜,红彤彤的尖辣椒含着辣椒素,确实会让体温升高、血液循环加快,想象一下吃完麻辣火锅满脸酡红的样子,这时候皮肤就像被丢进桑拿房,出油量确实会翻番,特别是本身爱出油的皮肤,过量辣椒可能会给毛孔添堵。
关键要看你怎么吃,如果是清炒彩椒这种烹饪方式,维生素C含量比橙子还高,反而能帮助消炎,但要是做成虎皮青椒或者辣椒炒肉,高温油炸加上重油重盐,那就变成皮肤的负担了,就像吃药要看剂量,偶尔吃两口微辣的菜没问题,天天抱着辣椒罐啃可能就作死了。
说到这儿肯定有人要问了:"那我吃重庆火锅为啥没事?"秘密就在锅底里,正宗牛油锅底用的是动物脂肪,虽然看着红艳艳,但消化速度比植物油快,真正让你爆痘的是鸳鸯锅里的菌汤锅——满满的嘌呤和添加剂,再加上最后那碗黏糊糊的芝麻酱,这才是闷声作大死的高手。
其实比起纠结能不能吃辣,更要注意这些隐藏雷区:熬夜追剧时吃的炸鸡排、下午茶里的奶油蛋糕、夏天必备的冰镇可乐,这些高糖高脂食物才是催发痘痘的幕后推手,就像给下水道塞肥肉,堵不堵得住全看运气。
给大家支个实用招数:如果今天吃了重口味火锅,第二天马上调整饮食,早上喝杯蜂蜜水清肠,中午多吃绿叶菜,晚上把主食换成杂粮粥,这样就算偶尔放纵也不会造成持续伤害,毕竟皮肤也有自我修复能力。
最后说句大实话,长痘期间与其纠结辣椒,不如多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总用手摸脸,手上的细菌可比辣椒厉害多了,还有枕头套两周不换的话,上面沾的皮脂和角质足以堵塞半个毛孔,所以说治痘是个系统工程,别总让辣椒背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