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盯着电子屏幕看东西,眼睛干涩发痒还模糊?老中医给我开了个叫"通光散"的方子,说是能清肝明目,抓药时我特意看了配方单,发现里面居然藏着七种常见的中草药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传承千年的护眼智慧到底藏在哪些药材里。
通光散里的"三剑客":木贼、蝉蜕、谷精草 在中药房抓药时,师傅称木贼时特别叮嘱这是"眼睛草",这种长得像迷你竹节的草药,晒干后轻轻搓碎就能闻到淡淡的青草香,老辈人说它专治"见风流泪",现在才知道它含有的黄酮类物质能改善微循环,搭配着蝉蜕就更妙了,这褪下的知了壳轻飘飘的,却是疏散风热的高手,对长期看电脑引起的眼睛红肿特别管用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谷精草,这玩意儿看起来像是插在草茎上的毛笔头,放在手心揉搓会掉下细密的白粉,听抓药师傅说,这可是古代科举考生必备的"文房护眼草",专门对付熬夜读书导致的视物模糊,这三味药配在一起,就像给眼睛做了个天然SPA。
藏在厨房里的护眼神器:决明子与菊花 说到通光散里的决明子,可不就是咱们泡水喝的枸杞好搭档嘛!这小小的硬壳籽煮开后会冒出类似咖啡的醇香,难怪古人又叫它"千里光",现在我每天抓一把和粳米一起煮粥,既能当早餐又能养肝肾,不过要提醒肠胃不好的伙计们,这玩意儿性寒,拉肚子的时候可别贪嘴。
再讲讲菊花,可不是超市里那些染色的杭白菊能比的,地道的安徽滁菊泡开后花瓣依然紧实,喝起来带着蜂蜜般的甘甜,老中医教我个窍门:用菊花水蒸汽熏眼睛,对手机党的眼睛干涩特别有效,就像给眼球敷了个补水面膜。
甘草调和有玄机,服用讲究学问大 别小看方子里那几片甘草,这可是让诸药和谐共处的"和事佬",记得第一次煎药没放甘草,喝起来苦得直皱眉,加了之后竟然回甘明显,更绝的是,甘草里的甘草酸还能增强其他药材的溶解度,怪不得古方都爱用它收尾。
服用这通光散也有门道,早晚两次饭后半小时最合适,我试过早上空腹喝,结果胃里泛酸难受,要是嫌煎药麻烦,可以像我一样把药材打碎装进纱布袋,直接用保温杯闷泡当茶饮,不过切记别隔夜,夏天闷久了容易变质。
现代人这样用才有效 现在很多药店都能抓到通光散的现成胶囊,但我个人还是推荐自己煎药,亲测发现用电药壶熬出的药汤比煤气灶更清澈,大概是控温更精准的缘故,煎药时先用大火煮沸,然后转小火慢炖20分钟,这时候屋里弥漫的草药香特别治愈。
有个IT哥们跟我分享,他连续喝两周后,原本下班开车都看不清路牌的情况明显改善,不过我还是要泼盆冷水:这毕竟是药不是仙丹,指望喝两天就恢复5.0视力不现实,建议搭配眼保健操,每隔一小时远眺窗外,效果翻倍。
这些情况千万别乱喝 虽然都是常见药材,但通光散也不是万能的,有次感冒发烧时我逞强喝了半碗,结果晚上直接冒冷汗,后来才知道风寒感冒期间要停服,另外孕妇和经期女性也要避开,这些药材活血通络的本事可能会影响身体状态。
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药材质量,某宝上十块钱一大包的所谓"通光散",看着实惠但很可能掺了硫磺熏过的劣质货,建议大家去正规中医院抓药,特别是谷精草这类容易发霉的药材,新鲜度直接影响药效。
写在最后:这副传承千年的护眼方子,其实就在咱们身边的草木之中,与其花大价钱买进口保健品,不如花点心思认识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,不过要记住,任何药物都不能替代良好的用眼习惯,毕竟再好的良药也治不了通宵追剧的"作死"行为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