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前站在镜子前,看着额头上叠罗汉的红肿痘痘,鼻翼两侧油光发亮的白头粉刺,下巴上此起彼伏的闷痘,我终于崩溃地蹲在地上哭出声,那时候的我怎么也想不到,这场和痤疮的战争会彻底改变我的生活轨迹。
记得第一次去皮肤科时,医生拿着皮肤镜对我说:"你脸上的痤疮军团很齐全啊",这句话像根刺扎进心里——从发炎的红痘痘到藏在皮肤里的硬疙瘩,还有摸起来像砂纸的闭口,我的脸简直成了痤疮博物馆,最绝望的是尝试了各种网红药膏、中药面膜、甚至放血疗法,钱花了上万块,脸却越来越烂。
真正开始好转是去年冬天遇到张医生,她看着我满桌的瓶瓶罐罐直叹气:"你以为在种菜吗?每天往脸上堆肥料?"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这些年踩过的坑都是自找的,比如看到冒白尖就手贱去挤,结果留下月球表面般的痘坑;听说刷酸能祛痘,天天用高浓度水杨酸把脸扒成敏感肌;最怕见人时厚涂遮瑕膏,毛孔堵得喘不过气......
张医生教我做的第一件事特别反直觉——停掉所有护肤品,那一周素着脸出门,连小区保安都问我是不是过敏了,但神奇的是,原本狂出油的T区居然没那么亮了,那些小颗粒似的闭口也开始集体退场,后来才知道,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,皮脂腺为了保命只能拼命出油,越洗反而越油。
真正让我脱胎换骨的是"三明治疗法",早上用温水洗脸后,直接拍医生开的抗菌喷雾,这种透明液体凉丝丝的,涂上瞬间镇定泛红,重点在晚上,先用卸妆棉蘸着茶树精油轻轻擦痘痘区(注意是点擦不是全脸揉),等五分钟再薄涂含5%过氧苯甲酰的凝胶,刚开始会脱皮,但坚持三天就适应了,最关键是枕头套每天换,手机屏幕用酒精棉片擦毒,这些细节以前从没在意过。
饮食调整比想象中痛苦,戒掉奶茶咖啡的第3天,脑袋昏沉得像灌了铅;吃水煮鸡胸肉吃到闻到肉味就想吐,但当我发现喝豆浆会疯狂长痘,牛奶才是真凶时,终于找到战斗的意义,现在冰箱里常备无糖酸奶,零食柜换成坚果和黑巧克力,没想到皮肤稳定的副作用是瘦了八斤。
最意外的收获是学会和焦虑相处,以前每次照镜子都心跳加速,现在对着偶尔冒出的小痘就像看见老朋友:"嘿,你又来了啊",不再熬夜追剧后,发现十一点半睡觉比任何护肤品都管用,有次出差忘带祛痘精华,慌得差点买站票回家,结果发现酒店毛巾也没那么可怕。
现在的梳妆台简单得可怜:一瓶氨基酸洁面、医生开的药膏、物理防晒乳,但这张平平无奇的脸,却是过去三年最贵的战利品,上周同学聚会,当年笑话我"麻子脸"的男生偷偷问秘诀,我笑着掀开刘海说:"看,这就是活着的证据"。
如果你也在和痤疮纠缠,记住这三个血泪教训:别当神农氏乱试偏方,洗脸水温别超过体温,爆痘期别碰牛奶辣椒,当然最重要的,是在溃败时给自己一个拥抱——我花了三年才明白,治痘更是治心,当你停止把痤疮当作敌人,它反而会变成督促你好好生活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