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问"肉什么中药"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那些带"肉"字的中药材,老话说"药食同源",这些带肉的药材可都是调理身体的宝贝,不过别急着往菜篮子里装,有些看着像食材的中药可不能随便吃!
【肉苁蓉:沙漠里的"软黄金"】 要说最出名的带肉中药,当属肉苁蓉,这玩意儿长在内蒙古的沙地里,长得跟山药似的,当地人叫它"沙漠人参",前年我去阿拉善采风,当地牧民跟我说:"这玩意比金子金贵,新鲜时候能炒着吃,晒干了就值钱了。"
肉苁蓉最拿手的是补肾阳,特别适合腰膝酸软、怕冷的朋友,我记得邻居王叔以前上楼都喘,后来用肉苁蓉泡酒喝了两个月,现在天天爬楼梯锻炼,不过要提醒一句,这玩意儿性温,阴虚火旺的人吃了容易上火,就像火锅吃多了嗓子疼似的。
【肉豆蔻:厨房里的暖胃专家】 说到肉豆蔻,很多人以为就是调料,上次去同仁堂抓药,老药师跟我讲:"这小红帽子似的果子,可是治疗脾胃虚寒的良药。"确实,炖牛肉时放粒肉豆蔻,不仅能去腥增香,还能暖肠胃。
有个小秘诀:要是吃多了生冷闹肚子,拿肉豆蔻3克研磨成粉,冲热水服下,比黄连素还管用,不过这玩意带点麻味,用量千万别超标,我曾见过有人当零食吃多了,结果舌头半天尝不出味道。
【肉桂:厨房药房两用王】 提起肉桂,广西人最有发言权,去年在桂林采访,看见街边卖桂花糕的阿姨,撒的不是普通肉桂粉,而是专门买的"桂皮王",好的肉桂刮点粉末泡水,能治手脚冰凉;熬汤时加片肉桂,整个屋子都暖烘烘的。
记得我妈有段时间总说心慌,中医开了个方子,里面就有肉桂配甘草,不过现在市面上很多"假肉桂",真正的好肉桂折断时会露出紫红色断面,闻着带点甜辣味,要是买到发白的"肉桂",八成是越南货,效果差远了。
【肉松蓉:不是肉做的补品】 常有客人把管花肉苁蓉叫成"肉松蓉",其实两者真不一样,这种寄生植物含有独特的苯乙醇苷,抗疲劳效果特别明显,我试过连续加班一周,每天用它煮水喝,确实不像往常那样浑身散架。
有意思的是,新疆牧区流传着"马累瘫了喂肉苁蓉"的说法,不过大家可别学马,这药材得按克计量,一般每天5-10克就够了,有次见网友晒图泡了满满一壶,评论区都在说晚上失眠,可见过犹不及。
【鉴别窍门:三看一尝】 最后教大家怎么看肉字号药材好坏:
- 看纹理:正宗肉苁蓉有鳞片状纹路,假货往往光滑
- 看断面:优质肉桂断面紫红油润,劣质发白干裂
- 看浮沉:肉豆蔻入水即沉,仿制品会漂浮
- 尝味道:真品肉桂甜辣交融,假的只有辛辣
前几天陪老妈去中医院,发现现在年轻人也开始关注养生,中医药博大精深,这些带"肉"的药材只是冰山一角,不过再好的东西也要对症,就像吃肉补身体,也得讲究荤素搭配不是?下次去药店抓药,不妨多问问药师这些"肉"字辈药材的妙用,说不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密码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