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小美最近又烂脸了!"闺蜜发来一张自拍,屏幕上那张泛红冒油的脸让我瞬间想起五年前那个自卑的自己,那时我刚来天津读大学,水土不服加上熬夜复习,整张脸成了"月球表面",校门口奶茶店小哥都记不住我的口味——不是记住"半糖去冰",而是记住"那个满脸痘痘的女生"。
在天津六七八医院皮肤科排过通宵队,在知名连锁美容院办过万元祛痘卡,甚至试过网上买的苗族秘方药水,直到去年秋天陪发小去津门中医院看脱发,意外发现他们皮肤科走廊里竟坐着好几个和我一样的"口罩姐妹"。
现在每次路过津门中医院二楼皮肤科,总能看到王主任诊室门口摆着的"今日初诊限额20人"提示牌,这位戴着金丝眼镜的医生问诊特别细,第一次去时他拿着皮肤镜照了我半小时,突然指着屏幕说:"你看这些微粉刺,就像埋着的地雷,现在不处理以后会连环爆炸。"这种比喻让我这个战争片爱好者秒懂。
最惊喜的是他们的中药熏蒸室,护士小姐姐会端着特制中药包进来,热气腾起来时带着淡淡的金银花味,我躺在治疗床上刷手机,头顶的红外线灯暖烘烘的,恍惚间像在做SPA,两个疗程下来,下巴上的囊肿痘居然瘪下去了,这是之前挤破头都抢不到的专家号都没做到的事。
上周参加高中同学婚礼,当年总笑我"癞蛤蟆想吃天鹅肉"的男同学悄悄问:"你那脸真是在津门治好的?"他现在脸上还留着某网红药膏导致的色素沉着,我摸着光滑的脸颊想,这些年在治痘上花的冤枉钱,足够买辆新能源车了。
其实辨别医院靠不靠谱很简单:看复诊患者比例,津门中医院皮肤科有个奇怪现象——早上八点准时开门,但七点半就已经有大妈们自带马扎排队,这些多是带了全家人来复查的,有个穿校服的高中生我碰见过三次,每次都精准地说"王奶奶今天带孙子来看青春痘"。
老天津人都知道,卫嘴子认准的事情八匹马都拉不回,就像劝业场老字号糕饼店门前永远排着队,津门中医院皮肤科候诊区那些操着各色口音的患者,就是最好的活广告,上次听见两个东北大姨唠嗑:"俺闺女在北京协和没治好,到这儿三个月就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