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爬山时,老中医邻居指着岩缝里一丛墨绿小草说:"这看着不起眼的家伙可是中药铺里的抢手货!"细问才知道是鹿衔草,顿时勾起了我的好奇心,这种在深山老林里默默生长的植物,到底藏着什么玄机?
【藏在名字里的千年故事】 鹿衔草的名字听着就像从《本草纲目》里走出来的——传说梅花鹿受伤时会自己寻找这种草药嚼食疗伤,虽然只是个美好传说,但这味药确实和李时珍笔下描述的"甘苦温无毒"特性吻合,在云南、四川的深山里,有经验的采药人只要看到叶片背面有褐色斑点、开着紫红色小花的植株,就知道准是它。
【山里人的应急药箱】 老一辈山民管这叫"肺炎草",可不是随便起的外号,以前交通不便时,发烧咳嗽就掐几株熬水喝,退烧效果堪比西药,现在研究发现它含有鹿蹄草素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肺炎链球菌这些致病大户确实有抑制作用,不过可别当零食吃,毕竟野生的和种植的有效成分含量差挺多。
【厨房里的养生智慧】 前阵子感冒喉咙痛,邻居阿姨教我个土方子:新鲜鹿衔草洗净捣碎,加蜂蜜冲温水,那股带着草木清香的微涩味,居然比止咳糖浆还管用,炖鸡汤时放几棵干品,据说能中和肉腥还能润肺,但要注意体质偏寒的朋友少用,这草性温得像山间暖阳。
【认准这些特征防忽悠】 市场上干货参差不齐,记住几个窍门:真品叶片像缩小版的银杏叶,边缘有细小锯齿;晒干后断面会泛淡红色;闻着有股混合薄荷和艾草的特殊香气,要是买到颜色翠绿得反常、光滑得像塑料的,八成是硫磺熏过的劣质货。
最近发现城里中药房开始卖鹿衔草盆栽,突然觉得这顽强的小草特别亲切,下次去郊外不妨留意岩缝石隙,说不定能找到野生的"天然抗生素",不过采摘记得手下留情,毕竟让它继续在山野间生长,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