脸上冒痘别瞎抠!3分钟看懂痤疮和毛囊炎的本质区别

一归堂 2025-05-14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天呐!这个月第三次长痘了!"看着镜子里红红肿肿的脸,你是不是又忍不住想挤?先别动手!搞不好这次根本不是普通的痤疮,而是更麻烦的毛囊炎,作为被皮肤问题折磨多年的"老患者",今天咱们就来场干货满满的辨析课,教你三招认出这两种磨人小妖精。

【第一眼鉴别法】 早上洗脸时摸到脸上凸起的小疙瘩,先别慌着涂药膏,凑近镜子仔细看:如果这个"痘"顶上有个小白尖,周围皮肤泛着油光,八成就是痤疮在搞鬼,要是看到红色丘疹周围带着血丝,轻轻一碰就刺痛,那可能是毛囊炎来找茬了,简单说,痤疮像堵住的下水道口(油脂+角质),毛囊炎更像是皮肤里的火山喷发(细菌感染)。

【痛感大不同】 记得上周长的那颗巨疼的"痘"吗?用手指关节轻压试试:痤疮通常不痛不痒,顶多挤出来时有点酸胀,但毛囊炎就像皮肤里扎了根刺,碰到就钻心地疼,特别是长在下巴或颈侧的那些,睡觉侧个身都能疼醒,这就好比痤疮是交通堵塞,毛囊炎直接是交通事故现场。

【家族遗传vs意外感染】 仔细观察过家人的皮肤吗?老爸年轻时满脸油光爱长痘,老妈定期要去美容院针清,那你脸上的痤疮大概率是"家族传统",但要是最近刚剃过胡子/刮过腋毛,或者去泳池游过泳突然冒出红疹,这就属于毛囊炎的"意外事故",痤疮是长期住户,毛囊炎更像是临时租客。

【特殊部位预警】 额头刘海盖住的地方总长小米粒?那是痤疮在开派对,而胸口后背突然爆出大片红疹,洗澡时像被砂纸摩擦般刺痛,恭喜你喜提毛囊炎大礼包,更狡猾的是,有些毛囊炎会伪装成痤疮,在同样位置反复发作,这时候就要看有没有流黄水、结黄痂这些"外伤特征"。

【挤破后的真相时刻】 手欠挤破后的反应最能验明正身:痤疮挤出来的是白色脂肪栓(就像牙膏状),挤完虽然留坑但炎症消退快,毛囊炎挤破后要么流出黄水,要么飙出带血的脓液,最可怕的是挤完后周围皮肤会继续溃烂扩大战场,这差别就像挤牙膏VS挤脓肿,后果完全不同。

【终极鉴别指南】

  1. 看生长速度:痤疮像蜗牛爬,同一个位置可能反复长几个月,毛囊炎像快递小哥,48小时内就能从小红点变成大脓包
  2. 观皮肤状态:痤疮常伴随着黑头白头,毛孔粗得像陨石坑,毛囊炎周围的皮肤往往又红又肿,像被烫伤的水泡
  3. 闻气味:痤疮挤出的物质有股油腻腻的酸味,毛囊炎的分泌物则带着明显的腥臭味

【自救攻略】 遇到痤疮别急着刷酸,先用温和氨基酸洁面洗掉表面油脂,睡前薄涂含水杨酸的精华,对付毛囊炎千万不能硬刚,发现苗头就敷医用冷敷贴降温,口服抗生素要遵医嘱,记住万能公式:红肿热痛选抗菌,白头闭口用控油。

最后提醒各位护肤战士,分不清状况时千万别乱用药!去年我就把毛囊炎当痤疮处理,结果整片脖子溃烂流水,教训惨痛,实在拿不准就拍张高清图,现在很多医院皮肤科都有在线问诊,比自己瞎琢磨靠谱多了,毕竟脸只有一张,且行且珍惜啊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