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脸上这痘啊,就像定时炸弹!"摸着下巴上反复发作的红肿痘痘,我第N次对着镜子叹气,这些年试过祛痘膏、喝过中药、做过针清,钱没少花罪没少受,可这痤疮就像打不死的小强,总在熬夜加班后卷土重来,直到同事悄悄给我看了她在湛江第一中医院皮肤科的治疗记录,我才决定去碰碰运气。
初探中医馆的惊喜发现 推开湛江第一中医院皮肤科的大门,扑面而来的艾草香让我紧绷的神经松快了些,诊室里坐诊的陈医生戴着副细框眼镜,说话慢条斯理:"长痘不是皮肤出问题,是身体在报警。"她边说我边点头,看着手里厚厚一叠检查单突然就不慌了——原来治痤疮要先调体质。
不同于西医上来就开维A酸,这里的诊疗像拆盲盒,护士先带我去做了面部菌群检测和激素六项抽血,报告显示我的雄激素偏高,皮脂腺分泌旺盛,陈医生指着舌苔说:"你看这舌根黄腻,脾胃湿热重,再加上长期熬夜伤阴..."瞬间感觉被戳中痛点,每天凌晨两点改方案的苦逼设计师生活,全写在这满脸痘印上了。
中西结合的奇妙疗法 这里的治疗方法有点意思,既有中药调理的"内功",又有现代医美的"招式",每天早晚要喝苦苦的中药汤,陈医生特别叮嘱要趁热喝,说这样才能把湿热从脚底逼出来,刚开始看到药方上的金银花、连翘、丹参这些名字还犯嘀咕,喝了两周发现额头的小闭口真开始瘪下去了。
最神奇的当属他们的特色外治,每周三次来做中药面膜,护士会把调配好的石膏倒膜糊在脸上,凉丝丝的带着薄荷味,躺下还能看见头顶的红光灯闪着,说是促进消炎的特定波长,有次偷偷问治疗师,才知道这灯是特意选的633纳米红光,专门对付痤疮丙酸杆菌的。
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战痘故事 在医院走廊经常能遇见"同病相怜"的姐妹,95后的小林顶着满脸囊肿型痤疮来复诊,她说自己考研期间压力大爆痘,现在坚持治疗三个月已经敢素颜出门,看着她手机里对比照,原本通红的脸颊变得平整,连毛孔都细腻了不少。
还有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最逗,每次来做针清都痛得龇牙咧嘴,却坚持每周报道,他说自己之前乱挤痘痘落下疤,现在终于找到靠谱地方修复,看着他鼻尖贴着的黄色中药贴,突然觉得战痘路上有人同行也没那么难熬。
老中医的私房保养秘籍 陈医生有句口头禅:"治痘要管住嘴,迈开腿,睡得早。"刚开始听着像老妈训话,实践起来才发现是真理,现在我的奶茶换成了红豆薏米水,烧烤夜宵变成食堂清淡档,连手机都设了十点半自动熄屏,有天突然发现,不仅痘痘少了,连常年手脚冰凉的毛病都好了。
医院自制的紫草膏成了我的心头好,淡淡的紫色药膏涂在破口的痘痘上凉凉的,第二天就不会肿成"火山",还有那个茯苓洗面奶,洗得干净却不紧绷,现在出差都要带上两瓶囤着。
给正在抗痘的你几点忠告 要是早点知道这些道理该多好:
- 长痘千万别瞎折腾,美容院的针清消毒不到位分分钟变蜂窝煤
- 喝奶茶吃辣条的快感,第二天全报应脸上
- 枕头套每周换两次,螨虫才是夜间捣乱的元凶
- 心情不好真的会爆痘,备着逍遥丸比刷酸有用
- 坚持治疗很重要,半途而废等于白花钱
现在照着镜子数脸上的痘印,从当初的三十多颗到现在只剩五六个淡印,终于敢扎起马尾露出整张脸,上周同学聚会被问是不是去做了激光,我晃着手里的中药袋笑而不语——有些改变,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多珍贵。
(温馨提示:湛江第一中医院皮肤科需要提前在公众号预约,陈医生的号尤其抢手,治疗期间忌烟酒辛辣,做好防晒更重要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