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脸上长痘就像人生卡BUG,挤也不是不挤也不是!"这话估计戳中了不少温州痘友的心窝子,最近总听朋友安利"看痤疮找谢虎洲",但大家心里可能都犯嘀咕:这医生真有那么神?今天咱就唠点实在的,把谢医生门诊室的"门道"扒清楚。
痤疮不是青春专利,成年人的痛谁懂?
走在温州街头观察会发现,二三十岁还在和痘痘抗争的大有人在,柜台小姐姐小林就是个典型例子,明明过了青春期,下巴却总冒红肿痘,跑过美容院花大几千办卡,也试过网红药膏,结果越弄越糟,直到去年经同事介绍挂了谢虎洲的号,这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简单的"上火"。
谢医生第一句话就扎心:"你这不是祛痘是拆家,皮肤屏障都快塌成危房了。"原来成年人长痘往往牵扯内分泌、压力、护肤品叠加等问题,他拿着皮肤镜给小林看毛囊口的油脂栓塞,活像给房子查裂缝:"先停工(停用猛药),再加固地基(修复屏障),最后才能搞装修(淡化痘印)"。
谢医生诊室三大名场面
去过的人基本都经历过这些"社死"时刻:
- 放大镜式问诊:从几点睡觉到用什么牌子的洗发水,连是否常吃外卖都要盘问,有男生被问到打游戏熬夜习惯时,当场恨不得找个地缝。
- 手机相册审阅会:以为带几张脸部特写就够了?天真!谢医生要求翻出三个月内所有自拍,连美颜相机磨皮过度的都要算进诊断依据。
- 药品说明书现场教学:开完药总会揪着患者讲用法,见过六十岁阿姨被叮嘱"这个药膏只能点涂,像盖章一样",活脱脱小学课堂既视感。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,谢医生怎么破?
坑1:针清到底要不要做?
小红书上针清视频看着都疼,谢医生却把它当宝,不过他有讲究:"就像通下水道,只清表面没用,得找到潜伏的闭口炸弹",他会边清理边讲解,遇到囊肿痘还会配局部封闭治疗,整套操作行云流水。
坑2:中药调理是不是智商税?
对于反复长痘的女生,谢医生常开中药方,但他强调"不是喝苦汤汤就能躺平",必须配合忌口清单,有姑娘偷偷喝奶茶被逮现形,他调侃道:"你这相当于给痘痘续会员费"。
坑3:医美项目怎么选?
刷酸、光子、点阵激光...选择困难症要抓狂,谢医生有套精准算法:敏感肌优先舒敏治疗,油皮痘坑组合拳出击,遇到过情人节前紧急救场的小伙,做完微针第二天见对象被夸"皮肤透亮得像抛光大理石"。
门诊部里的隐藏彩蛋
别看谢医生诊室永远排长队,但总有些暖心细节:
- 发现学生党经济紧张,会把检查项目拆分成几次开单
- 遇到焦虑型患者,会掏出手机里其他案例对比图
- 对爱美的小姑娘,总会多句嘴提醒"防晒霜要卸干净"
护士小陈透露个冷知识:谢医生电脑里存着三千多份病例对比照,每次复诊都会调档案比对,连患者自己都没注意到的细节变化都逃不过他眼睛。
过来人忠告:看诊也要讲策略
- 素颜出击:哪怕丑也得扛住,粉底液遮瑕膏只会误导判断
- 带日历本:准确记录月经周期/发作规律,比十张嘴解释都管用
- 备好充电宝:碰上饭点就诊别慌,谢医生经常边啃面包边看诊
- 复诊要主动:别等爆痘才出现,定期维护比急救更重要
现在明白为啥温州痘友圈流传"谢医生那里是痤疮终结者"了吧?不过话说回来,再好的医生也怕不听话的患者,想要彻底告别痘痘困扰,记住谢医生金句:"我负责拆雷,你得守住阵地不让新雷进场"。
(文末悄悄话:据说每周三下午人最少,号贩子都懂的暗号是"谢大夫今天有放隐藏号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