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秘中药材青蒿,功效、应用与常见问题解答

一归堂 2025-04-13 科普健康 4877 0
A⁺AA⁻

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宝库中,中药材青蒿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魅力,它不仅历史悠久,而且在现代医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味神奇的中药材青蒿。

中药材青蒿的基本信息

(一)来源与分布

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,它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,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旷野、山坡、路边等都能见到它的身影,常见于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(二)形态特征

黄花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,植株有浓烈的挥发性香气,茎单生,高可达 150 厘米,多分枝,茎、枝、叶两面及总苞片背面无毛或初时背面微有极稀疏短柔毛,后脱落无毛,叶纸质,绿色;茎下部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,三(至四)回栉齿状羽状分裂;中部叶二(至三)回栉齿状羽状分裂;上部叶与苞片叶一(至二)回栉齿状羽状分裂,头状花序球形,多数,下垂,集成开展、尖塔形的圆锥花序;花深黄色;雌花 10 - 18 朵,花冠狭管状,檐部具 2 裂齿,花柱伸出花冠外,先端 2 叉,叉端尖;两性花 10 - 30 朵,孕育或中间若干朵不孕育,花冠管状,花药线形,上端附属物尖,长三角形,基部圆钝,花柱与花冠等长或略长于花冠,先端 2 叉,叉端截形,有睫毛,瘦果小,椭圆状卵形,略扁,花果期 8 - 11 月。

(三)采收加工

秋季花盛开时采割,除去老茎,阴干,阴干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青蒿中的有效成分,避免因高温烘干等方式导致成分流失。

中药材青蒿的功效与作用

(一)传统医学观点

在传统医学中,青蒿味苦、辛,性寒,归肝、胆经,具有清虚热,除骨蒸,解暑热,截疟,退黄的功效,常用于温邪伤阴,夜热早凉,阴虚发热,骨蒸劳热,暑邪发热,疟疾寒热,湿热黄疸等病症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:

  1. 治疗阴虚发热:青蒿常与鳖甲、知母、生地等配伍,如青蒿鳖甲汤,可治疗温病后期,余热未尽,阴液已伤,夜热早凉,热退无汗之症。
  2. 解暑:在夏季感受暑热之邪,出现发热、口渴、心烦等症状时,青蒿可与荷叶、西瓜翠衣等配伍使用,以解暑清热。
  3. 截疟:青蒿是治疗疟疾的要药,对于疟疾引起的寒热往来有很好的疗效,可单用较大剂量鲜品捣汁服,或与黄芩、半夏、常山等配伍应用。

(二)现代医学研究

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青蒿中含有青蒿素等多种有效成分,青蒿素具有抗疟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炎、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,特别是在抗疟方面,青蒿素对疟原虫有强大而快速的杀灭作用,能迅速控制疟疾的症状,且副作用小,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中药材青蒿的使用方法

(一)内服

  1. 煎汤:一般用量为 6 - 12 克,后下,因为青蒿中的有效成分青蒿素等具有挥发性,后下可以减少有效成分的挥发,提高药效。
  2. 鲜品捣汁:鲜青蒿的用量可适当增加,一般为 20 - 30 克,捣汁服用,可更好地保留其有效成分。

(二)外用

适量,捣敷;或绞汁涂,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、蚊虫叮咬等。

中药材青蒿 FAQ 常见问题大全

(一)问:青蒿和茵陈蒿有什么区别?

答:青蒿和茵陈蒿虽然都属于菊科植物,但它们是不同的物种,在形态、功效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,从形态上看,青蒿植株较高大,茎多分枝,叶片为三(至四)回栉齿状羽状分裂;茵陈蒿植株相对矮小,茎单生或少数簇生,叶片为一至三回羽状分裂,在功效方面,青蒿主要功效为清虚热、除骨蒸、解暑热、截疟、退黄;茵陈蒿主要功效是清利湿热、利胆退黄,是治疗黄疸的要药。

(二)问:服用青蒿有什么禁忌吗?

答:青蒿性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,青蒿不宜久煎,因为其有效成分具有挥发性,久煎会导致有效成分流失,降低药效,在使用青蒿治疗疾病时,应遵循医生的建议,避免自行用药。

(三)问:青蒿可以长期服用吗?

答:不建议长期服用青蒿,虽然青蒿具有多种功效,但它毕竟是一种中药材,“是药三分毒”,长期服用可能会对脾胃等脏腑造成一定的损伤,影响身体健康,如果需要长期使用青蒿进行调理或治疗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。

中药材青蒿以其独特的功效和广泛的应用,在中医药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,我们在使用青蒿时,应充分了解其特性和使用方法,合理用药,让这味古老的中药材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。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