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太子参价格坐过山车?2023年行情大揭秘!

一归堂 2025-05-08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不少朋友在后台留言,问得最多的就是"现在太子参到底多少钱一斤?""听说价格涨疯了是真的吗?"作为在中药材圈子里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炮儿,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个"药中黄金"的价格门道。

要说今年太子参的行情,那真是比电视剧还精彩,记得去年这时候,安徽产的统货也就百来块钱,现在好点的货都要两百往上窜,有位福建的药商老陈跟我吐槽:"前年囤了十吨货,本想着能赚笔大的,结果被套牢到现在!"

这波涨价潮可不是凭空来的,先说供应端,贵州、福建两大主产区去年遭遇极端天气,春季冰雹砸烂了刚抽穗的植株,夏季又碰上持续暴雨,地里积水排不出去,直接导致减产三成,老药农王师傅跟我说:"今年挖出来的参须都比往年细两圈,品相好的能挑出两成就算不错了。"

再瞅瞅需求侧,新冠后遗症调理方子带动了滋补类药材热销,我走访了杭州几家老字号药房,抓药的顾客十有八九会配上太子参,更有意思的是,现在年轻人流行"朋克养生",保温杯里泡参片成了新时尚,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太子参茶包销量同比涨了470%!

不过这价格也不是光涨不跌,我特意托人问了安徽亳州药材市场的老周,他透露:"现在市场上鱼龙混杂,有用西洋参须染色冒充的,也有拿劣质参熏硫磺的。"上周刚查获一批掺了30%杂货的"太子参",这种乱象也搅乱了正常市场价格。

说到买参的门道,老行家都讲究"看五样":一瞅色泽,正宗的应该是黄白色带点淡紫;二捏质地,好的参体结实有弹性;三闻气味,清香带点甘甜;四尝味道,嚼着发黏不带酸;五看产地,福建柘荣、贵州施秉这些道地产区的品质最靠谱。

最近还有个新情况,韩国那边突然加大采购量,原来他们做红参的原料不够了,转而大量进口我们的太子参,海关数据显示,光上半年出口量就比去年同期翻了1.8倍,这外销一挤兑,国内市场就更紧俏了。

对于想囤货的朋友,我这有句掏心窝子的话:别盲目跟风!药材投资水很深,像太子参这种三年生作物,今年高价会刺激明年扩种,我认识的张老板去年在福建包了两百亩地,算上人工成本,低于180元/公斤就要亏本,所以说,这价格就像跷跷板,供需双方博弈得很。

要是自家煲汤用,倒是有个省钱妙招——选带须的边角料,药效差别不大,价格能差出两三倍,还有记住避开雨季买,那时候药材返潮,品相好的都贵,等秋季新货上市,价格往往会回落。

最后提醒各位,买太子参认准GMP认证的厂家,别贪便宜吃大亏,毕竟入口的东西,安全比省钱重要多了,这行情啊,就像六月的天,说变就变,咱们且看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