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妈!这柿子蒂扔了多可惜啊!"小时候看姥姥把晒干的柿蒂装进铁盒,总以为她在收集"垃圾",直到学了中医才明白,这被扔进垃圾桶的小玩意儿,竟是能治疑难杂症的宝贝!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中药里的"隐形冠军"——柿蒂。
被误会的"垃圾"其实是千年良药
在陕南老家,秋冬季节满山遍野的柿子树挂着红灯笼,摘柿子时随手掰下的柿蒂,常被堆在墙角晒干,乡亲们只知道这东西泡水喝能治"打嗝",却不知它早在《本草拾遗》里就被记录:"柿蒂止呃逆,煮汁饮之",老中医的药匣子里,晒得焦黄的柿蒂可是镇箱之宝。
前年邻居张叔突发顽固性呃逆,整宿睡不着觉,西医打针吃药半个月都没断根,老中医开了三副柿蒂汤,配着生姜煎服,三天就见效,张叔现在逢人就说:"早知道扔在灶台边的柿蒂能治病,当年该捡回来存着!"
专治"上蹿下跳"的气机紊乱
中医眼里,柿蒂就像个"呼吸调节器",它最拿手的绝活是平复上逆的气机,不管是打嗝放屁停不下来,还是胃气上冲引发的恶心呕吐,甚至是孕妇妊娠反应,都能用它来"踩刹车"。
记得去年闺蜜怀孕吐得昏天黑地,试遍维生素B6都不管用,我翻出婆婆存的柿蒂,配上砂仁、丁香,小火慢炖成安神茶,连喝三天,她终于能好好吃碗米饭,现在她儿子小名就叫"柿柿顺心",你说神奇不?
厨房里的百搭养生高手
别以为柿蒂只能熬药,它还是厨房里的隐形营养师,新鲜柿蒂切碎拌凉菜,能中和大鱼大肉的油腻;晒干磨粉掺进面粉里,蒸出的馒头带着果木清香,最绝的是腊八节腌蒜,放几片柿蒂进去,酸蒜吃着不烧心。
我们办公室小刘常年胃胀打嗝,我教她每天用柿蒂5克、陈皮3克泡茶,半个月下来,她桌上再也听不到"嗝~"的声音,现在全公司都知道,茶水间第三个抽屉里藏着"止嗝神器"。
这些使用禁忌要注意
虽说柿蒂是个好东西,但也不是万能灵药,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生柿蒂,最好炒制后使用,它最忌与螃蟹同食,否则容易腹痛,熬药时千万别用铁锅,砂锅或搪瓷锅才能保住药性。
去年表弟贪鲜,直接嚼食鲜柿蒂治口臭,结果闹肚子进了医院,老中医说这就是"寒凉伤脾",得搭配姜片、红枣中和才行,所以说中药讲究配伍,单枪匹马容易闯祸。
现代研究里的新发现
别小看这土法子,现代医学也给柿蒂正名了,研究发现它含有熊果酸、齐墩果酸等活性成分,能调节胃肠蠕动,抑制胃酸过度分泌,日本学者甚至从柿蒂提取物中找到了抗癌成分,虽然还在实验阶段,但足以说明这枚"小帽子"的潜力。
现在药店里能买到柿蒂制品,但行家都知道,自家晾晒的才够地道,每年霜降后收集的柿蒂,去掉绒毛阴干,密封保存三年都不坏,下次吃柿子别急着扔蒂头,学学老辈人晒干存起来,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。
这枚被我们嫌弃了千百年的"垃圾",原来藏着这么多养生智慧,从产房里的止呕良方,到厨房里的调味妙手,柿蒂用它的朴实告诉我们:老祖宗留下的东西,真的没有废物,下次再见到它,可别当垃圾丢了,这可是能治病的"中药盲盒"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