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沟里的"草鞋板",到底是个啥?
前些天回老家,看见邻居王婶在院里晒一种灰绿色的草药,叶子像破草鞋底似的,厚着呢,我随口问这是啥,她一拍大腿:"这不就是草鞋板嘛!你小时候磕着碰着,我还给你捣碎敷过膝盖呢!"这一聊才恍然大悟,原来这种长在田埂上的野草,竟是老辈人用了上百年的"土中药"。
草鞋板在咱们南方山沟可不算稀罕物,学名叫"老鹳草",但老百姓更爱叫它"五叶草""破铜钱",为啥叫草鞋板?您瞧它手掌大的叶子,边缘像缝了线似的波浪纹,活脱脱像旧社会磨破的草鞋底子,清明前后雨蒙蒙时,这草在石缝里、溪沟边疯长,扯一把能闻到股子野薄荷混着青草的冲味儿。
祖辈传下来的"万能药"
要说这草鞋板的用处,那可真是山里人的"家庭医生",我太姥姥活着时常说:"蛇虫叮咬找辣蓼,腰酸背痛找草鞋板。"前年老爸爬山闪了腰,就是用这草熬水熏洗,三天就能直起腰杆,村里嫁姑娘要是碰上"上火"嗓子疼,抓一把嫩叶煮水,咕嘟咕嘟喝下去比消炎药还灵。
最绝的是治跌打损伤,去年隔壁张叔砍柴划破腿,血流哗哗的,他媳妇揪了半筐草鞋板,石头上捣成糊状,拌着烧酒敷伤口,您还别说,这绿乎乎的"膏药"凉丝丝的,止血消炎比创可贴快多了,老人们常念叨:"这草沾着仙气,毒蛇见了都绕道走。"
从山沟到药房的逆袭
别看现在药店里摆着洋参、虫草,咱这土草药可一点不逊色,县中医院的老中医跟我透露,他们治风湿痹痛的秘方里,草鞋板可是君药,这草性平偏温,既能驱风除湿,又能活血通络,配上威灵仙、伸筋草,专治老寒腿、颈椎病这些"富贵病"。
前阵子城里表妹备孕,月子中心开的花花草草她不敢用,倒是我妈寄去两斤晒干的草鞋板,用砂锅煎出琥珀色的药汤,她说喝了浑身暖洋洋的,连多年痛经都好了大半,现在年轻人熬夜头发掉得凶,拿这草煮水兑着生姜擦头皮,据说能生出绒绒的新发茬。
采药讲究"时辰与手艺"
想挖好草鞋板可得讲究门道,老把式们专挑农历五月五端午前后,露水未干时掐尖,叶子要选巴掌大、背面泛白霜的,这样的药效最足,采回来不能水洗,直接摊竹匾里阴干,太阳晒蔫了药性就散了。
处理起来也有诀窍:鲜草捣汁治外伤,陈草煎汤调内症,我家祖传的陶药罐底还留着焦褐色的药垢,那是爷爷当年用猪油炒草鞋板给地主家治刀伤的见证,现在虽然有破壁机打粉,老人们还是信不过,非得用石臼慢慢研磨才安心。
小心!这些坑千万别踩
虽说是好东西,但乱用要出事,前几年村西头李二愣子听信偏方,拿生草鞋板泡酒喝,结果半夜送急诊——这草含有轻微毒素,必须得炮制过才能内服,孕妇更要躲远点,这药利气活血,搞不好要滑胎。
还有人图省事直接啃叶子,结果舌头麻了半拉天,记住得用蜂蜜调敷或者煎汤,就像做菜得讲究火候,最保险的是咨询中医师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,有人喝着祛火,有人可能拉肚子。
都市人的"山野养生术"
现在城里流行"野草经济",阳台种草鞋板的不少,但盆栽终究不如山野灵气足,我家阳台那盆叶子总发黄,老爷子说:"这草得吸天地雨露,你天天浇自来水,它不跟你急才怪!"倒是可以摘嫩芽泡茶,加点冰糖,喝着像春天的味道。
最近某宝上出现"野生草鞋板",价格炒到上百块一斤,其实家门口可能就长着,只是咱们匆匆路过没留意,周末带孩子去郊游,认认这种"草鞋板",比上自然课有趣多了,挖几棵移栽到花盆里,既是绿植又能应急,这才是真正的"中草药自由"。
小贴士:新鲜草鞋板叶片揉碎会渗出黏液,这是天然止血成分,遇到小伤口可应急使用,但深伤口务必就医,晒干的草药要密封保存,否则容易生虫蛀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