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昏是中药吗?这届年轻人开始玩抽象养生了

一归堂 2025-05-08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总看见朋友圈有人发"今日份黄昏药已服用",配张夕阳照片,看得我一头雾水——这年头连黄昏都能当中药喝了?咱就是说,现在年轻人整活的能力真是越来越玄幻了,不过仔细想想,这个梗背后还真藏着点意思。

其实早在三年前,某中医药大学论坛就出现过"黄昏入药"的说法,当时有学生晒毕业论文致谢,说每天傍晚在操场散步思考课题,把黄昏的治愈感比作良药,结果被网友截图传到短视频平台,经过二创变成了现在流行的"黄昏疗法",要我说啊,这波操作倒是精准踩中了当代人的痛点——谁还没点精神内耗呢?

要说中医讲究"天人相应",确实会把自然规律融入治疗体系,子午流注里不同时辰对应不同经络,但真没听说过把黄昏当药材的,倒是《本草纲目》记载过"日华水",说是清晨植物上的露珠能明目,但这和黄昏八竿子打不着关系,不过话说回来,现代人把黄昏当心灵解药,倒和中医"七情致病"的理论暗合——情绪郁结需要疏解,看夕阳确实比喝苦药汤子舒服多了。

我专门咨询过治未病科的老中医,人家笑着说:"现在年轻人压力大,把黄昏当解压良方倒也合理。"虽然从药理角度看纯属玄学,但站在心理学角度倒能说通,就像上班族连续加班后,看见晚霞那瞬间确实有种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感觉,有个做设计的姑娘告诉我,她电脑壁纸就是动态落日,说每次卡稿看到画面就莫名心安。

不过要真拿黄昏当药方,可得注意"用法用量",上个月邻居王叔听说晒背养生,正午十二点躺阳台补钙,结果晒出日光性皮炎,要是有人当真把黄昏当药剂猛灌,怕是要落个"伤春悲秋综合征",记得去年网红打卡地出过事故,一群人为了拍悬日特效挤塌护栏,这下可好,黄昏秒变毒药。

说到底,这波"黄昏中药学"算是新时代的集体心理按摩,就像我们喝咖啡不是为了咖啡因,而是享受手捧马克杯的仪式感;去寺庙敲钟不是要成佛,而是触摸木鱼时的片刻宁静,那些在高楼天台追着落日跑的白领,不正是用八百万像素的眼睛给自己抓"中药"么?

有意思的是,这股风潮还催生了产业链,某宝出现"黄昏能量石",号称吸收 sunset 射线;小红书博主开发"落日冥想课",收费99教你怎么呼吸吐纳,最绝的是中药材市场,居然有商家推出"酉时采摘套餐",把下午五点采的蒲公英标价翻倍——虽说都是生意,但看着订单量月销过万,你说大家图个啥?

医学界倒不必急着辟谣,毕竟当年跳广场舞的大妈也被质疑过"剧烈运动",不如学学社交平台的聪明做法,干脆发起#寻找最佳黄昏处方#话题,引得各地网友晒家乡落日,有青海湖的翡翠色暮光,有西湖雷峰塔的鎏金剪影,还有都市楼群间的"金光破云",愣是把问诊变成大型文艺创作现场。

不过要我说啊,与其纠结黄昏是不是中药,不如把它当成生活给的彩蛋,就像小时候放学路上偷摘的野花,明知不能当菜吃,却非要尝一口甜味才甘心,现在的打工人蹲在CBD天台等日落,和当年村口看火烧云的孩童,本质上都是给疲惫灵魂找块糖,只是这块糖现在有了新名字,叫"成年人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