姐妹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大姨妈总是提前来报道,一来就是七八天,量多得像开了水龙头?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叫"经水先期量多",很多姑娘为此烦恼不已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用中药调理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。
先搞清楚什么是"经水先期" 说白了就是月经周期比正常短,本来该28天左右来的,结果提前到21-25天就来了,要是还伴随着量特别多,换卫生巾都来不及,那就要注意了,这种情况长期不管,容易导致贫血,脸色蜡黄,整天没精神。
中医怎么看这个问题 老祖宗认为这种情况多跟"气虚不固""血热妄行"有关,简单说就是两种可能:一种是气血不足兜不住经血,另一种是体内火气太大把血往外逼,就像装满水的木桶,要么桶底破了(气虚),要么水温太高膨胀(血热)。
对症调理的中药方案
-
气虚不摄型(最常见) 表现:颜色淡红、质地清稀、小腹坠胀、容易累 推荐药方:举元煎加减 党参15g+黄芪20g+白术10g+甘草5g+升麻6g 这个方子就像给子宫装了个安全阀,党参黄芪补气,升麻把下陷的中气提上来,白术甘草帮着健脾,一般喝个5-7副就能明显感觉肚子不那么坠了。
-
血热迫血型 表现:颜色深红、质地黏稠、心烦口干、手脚心热 推荐药方:保阴煎加减 生地15g+熟地15g+黄芩10g+黄柏6g+白芍10g+山药15g 这组搭配好比给子宫降降温,生地凉血,黄芩黄柏清热,白芍柔肝止痛,注意经期要停服,经后再喝。
-
瘀血阻滞型(容易被忽略) 表现:血块多、腹痛拒按、颜色暗紫 推荐药方:失笑散加味 蒲黄10g+五灵脂10g+益母草15g+茜草10g 这个方子专门对付血块,蒲黄五灵脂是黄金搭档,益母草帮助排出淤血,茜草止血不留瘀。
中成药选择指南 不想抓药的姐妹看这里: ▶ 补中益气丸:适合气虚型,饭后吃 ▶ 丹栀逍遥丸:适合肝郁化热型,经前一周开始吃 ▶ 云南白药胶囊:应急时用,血量暴多时临时止血
调理期间要注意的事
-
饮食禁忌: 忌吃冰淇淋、冷饮(加重寒凝血瘀) 少吃辣椒、羊肉(防止火上浇油) 多吃红枣、桂圆、红豆(补血养气)
-
生活习惯: 经期不要剧烈运动(瑜伽除外) 晚上11点前睡觉(熬夜伤阴血) 注意保暖,特别是腰腹部
真实案例分享 我表姐以前就是这个毛病,每次来月经都要提前一周,量多到晚上要起来换两次夜用卫生巾,后来看了中医,说是脾虚不统血,开了归脾汤加减,喝了两个月,现在周期稳定在28天,量也正常了,关键是她现在天天用保温杯泡枸杞红枣水,再也不贪凉了。
特别提醒 中药调理讲究循序渐进,一般要连续喝3个月经周期才能巩固效果,如果突然出现经量过大(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)、头晕心悸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,这可能是崩漏的征兆。
日常保健小妙招
-
穴位按摩: 每天按揉三阴交(内踝尖上3寸)3分钟 经期前后艾灸隐白穴(大脚趾内侧)
-
食疗方: 乌骨鸡当归汤:乌鸡半只+当归10g+黄芪15g,每周喝一次 莲藕木耳汤:补铁又止血,特别适合血热型
最后想说,月经不调就像身体发出的警示灯,别以为忍忍就过去了,中药调理贵在坚持,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,慢慢能把体质调过来,记住一定要找正规中医师辨证开方,每个人的体质都有差异,别人有效的方子未必适合你